吴刚伐桂,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之一。相传吴刚受天帝惩罚到月宫砍伐桂树,但桂树随砍随合。玉帝把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作为对吴刚的惩罚。
绘本介绍
吴刚伐桂
吴刚一心想学习仙术,于是便拜了一位仙人为师。可他急于求成,不甘潜心积累。这样的做法惹恼了天帝。
天帝便对他说:“你去砍伐月宫旁的桂树,什么时候砍倒,什么时候便可成仙。”
可是那桂树是一株仙树,在树上留下的痕迹随砍随消,于是至今,我们还能隐约看见月亮上有着一个人影砍树呢。
知识拓展
吴刚伐桂
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起源很早,而吴刚月宫伐桂的故事则大约起源于唐代,到唐末才颇为流行,并首次出现在了唐人的诗歌和笔记中。
《酉阳杂俎》说:“旧传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道有过,谪令伐树。”唐代诗人李商隐诗:“莫羡仙家有上真,仙家暂谪亦千春。月中桂树高多少,试问西河斫树人。”也记述了同样的故事。
故事传说
吴刚伐桂
南天门的吴刚和月亮里的嫦娥很要好,但他经常顾着与嫦娥相会,而疏于职守。玉皇大帝知道后,一气之下,就罚吴刚到月亮里去砍一棵叫月桂的大树,如果吴刚不砍光这棵月桂树,便不能重返南天门,亦不能与嫦娥相会。
吴刚砍啊,砍啊,从冬天砍到夏天,足足砍了半年,眼看快要将树砍光,玉帝却派乌鸦来到月桂树旁,"唰"的一声,把吴刚挂在树上的上衣叼去了。吴刚马上放下斧头,去追乌鸦。衣服追回后,吴刚回到树旁一看,只见被砍下的所有枝叶又重新地生到树上去了。于是,从此之后,每当吴刚快要砍光桂树的枝叶的时候,乌鸦就站在树上“哇哇”大叫,吴刚只要停下斧头,望它一眼,大树便会重新长出枝叶。
这样,年复一年,吴刚总是砍不光这棵月桂树。而只有在每年八月十六那天,才有一片树叶从月亮上掉落地面上。谁家最勤劳,金叶子就飘到谁家,那家就有无穷无尽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