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夫与金鱼
贪欲不遏 自毁人生
无休止的追求变成了贪婪,
从最初的清苦,
继而拥有辉煌与繁华,
最终又回到从前的贫苦。
作者专栏
普希金
俄国文学之父
普希金,全名: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年6月6日—1837年2月10日)是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是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更是19世纪世界诗坛的一座高峰。
普希金是文学的宠儿,也是时代的旗帜。他作为民族意识的体现者,反映了俄罗斯人民要求民族尊严、国家独立、社会进步的愿望和心声。他被尊称为“俄国诗歌的太阳”、“俄国文学之父”。
作者与书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是普希金于1833年发表的一首童话诗,是他五首童话诗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它是在民间童话基础上写成的,情节离奇、跌宕推进,保持着民间童话的特色。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以勤劳朴实的渔夫来反衬贪心愚蠢的渔妇,并突显渔妇贪欲无边的性格特征。随着凶恶的渔妇沿社会阶梯逐级上升,她丑恶的性格特征愈来愈明显地表露出来,与此同时,对渔夫的态度越来越凶狠、冷酷。这部童话诗以讽刺手法把贵族贪婪、权欲的劣根性揭示得淋漓尽致,完全不受当时统治阶级道德规范的约束。
故事启发
1、做人不要太贪婪,一心想不劳而获。
2、要知足常乐,学会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