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节气来由
立秋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称:立秋,七月节。
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
作为一个季节类节气,立秋便是秋天的开始。
酷暑即将结束,凉爽的秋季近在眼前。
02 节气习俗
立秋,是由来已久的传统节时,民间有在立秋时占卜天气凉热的风俗。东汉崔宴《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飕飕;夜立秋,热到头。”从唐宋时起,有在此日用秋水服食小赤豆的风俗:取7至14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这样据说可以一秋不犯痢疾。除了立夏称人的习俗,在清朝时,民间还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和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的话就叫“苦夏”。
立秋,民间素有“贴秋膘”的习俗。伏天人们胃口差,不少人都会瘦一些。瘦了当然要补了,办法就是到了立秋吃味道醇厚的美食,首选吃肉。
03 节气养生
薄衣御寒:我国很早以前就有人倡导“薄衣御寒”的养生法。这种主张“秋冻”的方法,既顺应了自然气候的需要,又起到了预防疾病、自我保健的作用。具体做法是,不要气温稍有下降就立马添衣加裤,而应该尽可能晚一点增衣,能穿短袖衬衫,就尽量不要穿长袖。
滋养润燥:立秋以后气温由热转凉,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秋季气候干燥,易出现口干唇焦等“秋燥症”,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食品为主,可选用芝麻、蜂蜜、银耳、乳品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
适时进补:秋季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季节,以在冬季到来时,减少病毒感染和防止旧病复发。秋季进补应选用“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具有这类作用的食物有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等。
《秋季美味家常菜》
吴杰,吴昊天主编
金盾出版社
图书简介:本书精选了400款适宜秋季养生保健的营养美味菜肴,以简洁的文字对每款菜肴的用料配比、制作方法、成品特点及制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均作了具体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