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国学经典 | 三十六计之调虎离山

调虎离山: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策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调虎离山”案例

东汉末期,北边羌人叛乱。朝廷派虞诩平定叛乱,虞诩的部队在陈仓崤谷一带受到羌人阻截。此时羌人士气正旺,又占据有利地势,虞诩不能强攻,又不能绕道,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见此情形,虞诩决定骗羌人离开固守的据点。他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就地扎营,对外散布行军受阻、向朝延请派增援部队的谣言。羌人见虞诩已停止前进,等待增援部队,就放松了戒备,纷纷离开据点,到附近劫掠财物去了。

虞诩见敌人离开了据点,下令部队急行军,日夜兼程,通过山谷。他命令在急行军时,沿途增加灶的数量,日日增灶,让敌人误以为朝廷援军已到,自己的力量又已经分散,不敢轻易出击。

于是,虞诩顺利地通过陈仓崤谷,转入外线作战,羌人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转入被动局面,不久羌人叛乱被平定。

“调虎离山”引证解释

《三侠五义》第十三回:苗恒义猛然想起待客厅上还有三百两银子,连说:“不好!中了贼人调虎离山之计了。”说罢,向前飞跑。苗秀听到,也就跟在后面。到了厅上一看,哪里还有银子咧!父子二人怔了多时,无可如何,惟有心疼怨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