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国学经典 | 三十六计之借尸还魂

借尸还魂:现比喻已被打倒、消灭或已经消亡的东西又以别的形式恢复、出现。

“借尸还魂”经典故事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秦朝廷征发贫民屯戍渔阳,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今宿州)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

陈胜、吴广遂商量说:“如今逃走也是死,起义干一番大事业也是死,同样都是死,为国事而死好不好?”于是,他们就用朱砂在一块白绸子上写下了“陈胜王”三个字,塞进别人用网捕来的鱼肚子里。

戍卒买鱼回来煮着吃,看到了鱼肚中的帛书,发现这个事情非常奇怪。陈胜又暗中派吴广到驻地附近一草木丛生的古庙里,在夜里点燃起篝火,模仿狐狸的声音喊道:“大楚兴,陈胜王。”戍卒们在深更半夜听到这种鸣叫声,纷纷都惊恐起来。第二天早晨,戍卒中到处议论纷纷,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

随后陈胜、吴广率领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发动兵变。起义军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连克大泽乡和蕲县,各地纷纷响应。

“借尸还魂”成语解析

历史上常有这种情况,在改朝换代的时候,喜欢推出亡国之君的后代,打着他们的旗号来号召天下,用这种"借尸还魂"的方法,达到夺取天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