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度陈仓: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亦比喻暗中进行活动。
“暗度陈仓”的经典故事
秦朝末年,政治腐败,群雄并起,纷纷反秦。刘邦的部队首先进入关中,攻进咸阳。势力强大的项羽进入关中后,逼迫刘邦退出关中。鸿门宴上 ,刘邦险些丧命,此次脱险后,只得率部退驻汉中。为了麻痹项羽,刘邦退走时将汉中通往关中的栈道全部烧毁,表示不再返回关中,但其实刘邦早已决定一定要击败项羽,争夺天下。
公元前206年,逐步强大起来的刘邦派大将军韩信出兵东征。出征之前,韩信派了许多士兵去修复已被烧毁的栈道,摆出要从原路杀回的架势。关中守军闻讯,密切关注着修复栈道的进展情况,并派主力部队在这条路线各个关口要塞加紧防范,阻拦汉军进攻。
韩信“明修栈道”的行动果然奏效,由此吸引了敌军注意力,把敌军的主力引诱到了栈道一线,而其大军却绕道到陈仓(今陕西宝鸡县东)发动突然袭击,一举打败章邯,平定三秦,为刘邦统一中原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暗度陈仓”注释
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宝鸡市东,是关中、汉中之间的交通要道,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典故的大概意思是:刘邦在去汉中的途中烧毁了栈道,向项羽表示无意东归与之争夺天下,让项羽放松警惕。后来,刘邦采用韩信计谋,偷偷从陈仓击败章邯,并东至咸阳,占领陇西、北地、上郡。
“暗度陈仓”的战略意义
夏惟桐通过汉军同期作战的时间进展图分析发现, 暗度陈仓并没有启到应有的突袭价值,三秦的主将章邯从容据城抵抗,10个月后才被攻克。刘邦的战略部署,很可能是从故道派奇兵扰乱三秦部署,而率领大军从容从栈道出击。且从后来萧何的后勤成果来看,栈道的修复应该主要用于对后期统一天下之战的后勤通路做准备,毕竟陈仓故道绵延500余公里,运输粮草远不如栈道方便。栈道的修复主要用于平定三秦中和故道的配合犄角攻击以及后期的后勤支撑,并不是用于战略掩护的,相反会过早暴露刘邦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