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借刀杀人”典故
战国时期著名的游说家苏秦“合纵”六国的计谋成功后,回到燕国。燕易文的母亲文夫人年轻时就守寡,看上了足智多谋的苏秦,二人不久后私通。
苏秦担心若被燕王发觉这件事会被处死,便设法摆脱文夫人,于是他向燕王提出到齐国行使反间计,然后就匆匆来到了齐国。齐宣王、齐闵王都很器重苏秦,因此引来了齐国一些大臣的嫉恨。
有一次,齐闵王舍弃苏秦的计谋而听从了孟尝君的谏言,免受了其他四国伐秦失利的结局,孟尝君因此受到了闵王奖赏。嫉恨苏秦的人以为闵王不再重用他了,就派刺客在朝廷上杀死了苏秦,齐闵王下令捉拿凶手,而凶手早已逃遁。苏秦临死前对齐闵王说:“我死后,您把我的头颅号令于市,就说‘苏秦是为燕国而反间于齐国,他是死有余辜,杀他的人可以领赏金千两’,这样就可以捉住凶手。”
齐闵王按苏秦的计谋去做了,凶手果然前来领赏,随其就被抓住,并审问出了主谋,齐闵王将他们全部处刑,以报谢苏秦。苏秦才高权重,其死后还能“借”闵王之刀,除掉凶手及其主谋们,最终为自己报了杀身之仇,实在不易。
“借刀杀人”的出处
此计是根据《周易》六十四卦中《损》卦推演而得。“曰:损下益上,其通上行。”此卦认为,“损、益”,不可截然划分,二者相辅相成,充满辩证思想。此计谓借人之力攻击我方之敌,我方虽不可避免有小的损失,但可稳操胜券,大大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