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释义
不是传述圣贤言行的著作,以及有害身心健康的不良书刊,都应该摒弃不要看,以免身心受到污染,智慧遭受蒙蔽,心志变得不健康。遇到困难或挫折的时候,不要自暴自弃,也不必愤世嫉俗,看什么都不顺眼,应该发愤向上努力学习,圣贤境界虽高,循序渐进,也是可以达到的。
启迪
申国家规的启示
北宋的吕希哲,官封荣国公,他的母亲申国夫人教训儿子样样事情都要循规蹈矩。吕希哲只有十岁的时候,无论寒来暑往,整日站在他的母亲身旁,母亲不叫他坐他是不敢坐的,每天一定要衣帽整齐才能见长辈。平常在家里,不管天气怎样热,在长辈身边,不准脱去头巾和鞋,衣服必定要整齐,更不准到茶坊酒馆里去,所以市井上不正当的说话,不正当的声音,吕希哲的耳朵里并没有听到过;不正经的书本,吕希哲的眼睛里没有看见过。因此后来吕希哲成了有德行的、与众不同的大人物。
故事
年近三十 发奋读书
北宋著名的散文家苏洵年轻的时候不爱读书,只要一拿起书本,他就觉得头晕,糊里糊涂地混日子。就这样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不知不觉地到了二十七岁,这时候,他才开始认识到再也不能这么浪费时间了,应该看点书、学点知识了。他仗着自己聪明伶俐,半天看书半天玩耍,自以为写出来的文章都是佳作。可是考试的时候却连秀才也没考上。这时,他才深刻认识到时间的宝贵,于是谢绝了一切社会交往,闭门苦读。他还教育两个儿子不要浪费时间。结果,他的儿子苏轼和苏辙同时考上了进士。他的文章也受到了王安石的称赞。父子三人都是“唐宋八大家”的成员。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对自己都要有信心,不要自暴自弃,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努力刻苦学习圣贤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