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弟子规
原文赏析
▼
或饮食,或坐走。
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
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
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
过犹待,百步余。
释义
▼
长辈呼叫人时,自己听见了,要替长辈去传唤,如果所叫的人不在时,自己应当回来报告长辈,进一步请问长辈,有没有需要帮忙的事情。
称呼长辈时,不可以直呼长辈的名字,那是不礼貌的行为;在长辈面前,不要表现自己很有才能,藐视长辈。
走路时遇见长辈,要赶紧走上前去行礼问候,如果长辈没和我们说话时,就先退在一旁恭恭敬敬地站着,让长辈先走过去。如果自己是骑马的,遇到长辈就应该下马,如果乘坐车辆就应该下车,让长辈先过去,等待大约离我们百步的距离以后,自己才上马或上车。
“为人着想的态度”
▼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还有助于养成谦让的态度,形成“处处为人着想”的态度,当这种行为习惯内化之后,就不容易起傲慢心,这种彬彬有礼的态度让人生道路更加坦途。引导孩子落实这些家规,不止是讲出来,家长更要身体力行,将这些教诲做出来,不但是尽自己的本分,而且也为孩子做出最好的榜样。
“信陵君敬老”
▼
信陵君是战国时期的“四公子”之一。虽然他的势力很大,有门客上千人,但是信陵君却是个敬老爱贤的人。
有一次,他听说有一个看城门的老人侯赢很有贤德,就登门拜访,希望将人才招到麾下。为了体现对侯赢的敬重,他不但亲自出马,还将马车上尊贵的位子空出来留给侯赢。
侯赢听说此事,就想试一试信陵君是不是真的敬老爱贤。于是,他故意表现得非常傲慢。哪知,侯赢越是傲慢,信陵君越是恭敬。
最终,侯赢被信陵君的诚意所所打动,答应做他的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