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少儿阅读——凿壁借光

凿壁偷光,汉语成语,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

01

成语出处


《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 ●●  关于作者 ● ● ●  

关于《西京杂记》的作者,历来尚有非议。但是我们一般认为是东晋 葛洪(284—364),字稚川,号抱朴子,东晋丹阳句容人,道教理论家, 其著作还有《抱朴子》、《神仙传》等。

原文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译文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隔壁烛光透不过来,匡衡就在墙壁凿了一个洞引进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但是不识字,家中富有,有很多藏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辛勤劳作,却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借给他书。最终匡衡成了有学识的人。


02

成语衍生


释义
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读书勤奋刻苦。也称“凿壁偷光”。
成语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示例
古时候曾有“囊萤照读”“凿壁借光”的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