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一文了解第十七届文津图书奖

国家图书馆作为全民阅读服务主阵地之一,近些年来组织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全民阅读和终身学习的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设立于2004年的文津图书奖以开放、包容、共享的理念,每年举办一次,4月23日第十七届文津图书奖评选结果揭晓。本届文津图书奖最后评选出获奖图书19种,推荐图书51种。

文津图书奖的初衷,既是为读者推荐好书,也是为了鼓励出版社和作者出版、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文津图书奖创设至今,已经向大众推介了大量优秀作品,这些图书是从头一年的出版物中经过评委、图书馆、读者层层筛选出来的,共分为社科、科普、少儿三大类别。今年的获奖图书和推荐图书整体情况如何?又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让我们跟着本届文津图书奖开启阅读之旅。

社科类图书

本届文津图书奖推荐阶段共收到社科类参评图书1293种,其中有效参评图书1146种,最终评选出获奖图书9种,推荐图书20种。今年选出的社科类图书题材多样,涉及诸多学科领域,关照历史和现实,聚焦社会与民生。有对学术大家的生平记述,有对老龄化社会的思考,有关于百年党史的主题写作,有关于文化艺术问题的阐述,也有对于人生和生命意义的哲思,各有精彩,交相辉映。

科普类图书

本届文津图书奖推荐阶段共收到科普类图书450种,有效参评图书384种。科普类最终评选出获奖图书4种,推荐图书11种。参评图书涉猎范围较广泛,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动植物、系统科学、生态环境保护、医学健康等诸多方面。除此之外,还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是出现了将科学研究与人类史结合的原创著作。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漫长进程确实有着关联度,但是想写好这种主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深入探究科技史以及人类史的发展脉络,还需要有从思想火花到头脑风暴的反复认识、思考的过程;二是有不少展示科学研究和科研工作历程的著作。未知和不确定性是科研工作吸引人的一个方面,而把科研工作和科学探索的过程以文字的方式通过扣人心弦的文笔以及创新的编辑方式展现给读者,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好的科普形式。

少儿类图书

本届文津图书奖推荐阶段共收到少儿类图书690种,有效参评图书682种。少儿类最终评选出获奖图书6种,推荐图书20种。整体来看,第一,报送图书的数量创历史新高,达到六百多种;第二,题材丰富,种类多样化,学科融合化趋势明显;第三,国产原创图书的质量逐年上升,兼备文学性、艺术性、现实性和思想性;第四,绘本类图书数量增多,主题多元化。获奖和推荐图书既有独特的视角,新奇的领域,更关涉特殊的群体。充满童趣和自然魅力的绘本读物表面看起来浅显,实则蕴含了丰富的思考和想象空间;科学碰撞美学的科普读物,严谨中不失风趣幽默;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普及读物,以有力、不平凡的语言表达彰显文化自信。

阅读遍华夏,书香满中国。倡导全民阅读,共建书香社会,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近年来,图书馆精心策划开展多元化、各种类的阅读推广活动,重视全民阅读习惯培养,提高全民阅读能力和水平。文津图书奖作为影响力深远的阅读推广项目,多年来一直坚守图书馆“为人找书,为书找人”的理念,扎实深耕,书海撷英。今后,文津图书奖也会一直保持初心,为大众推荐更多好书!

想了解更多关于本届评选的情况,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