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5.5-5.11)

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5.5-5.11)




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



“四史”人物志专题


5.5(周一)


2010年5月5日,杨善洲将保山市委、市政府为他颁发的20万元特别贡献奖奖金全部捐出,其中10万元捐赠给保山第一中学,另外10万元捐赠给大亮山林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无私奉献、一心为民的崇高品格。5个月后,杨善洲病逝。2018、2019年,杨善洲被先后追授“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连环画《奉献自始清廉终——杨善洲》讲述了杨善洲毕生为民,造林献党,践诺守廉的故事。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5.6(周二)


1985年4月29日至5月6日,华裔科学家王赣骏搭乘“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进行了为期7天的太空飞行。其间,他成功实施了自主设计的零重力下液滴动态行为物理实验,不仅成为首位进入太空的华人,而且开创了在太空舱内完成自设实验的先例。他还将五星红旗展示于浩瀚太空,以航天壮举彰显赤子情怀,为人类航天史与华人奋斗历程书写了璀璨篇章。


连环画《龙的传人飞太空》讲述了华裔科学家王赣骏突破重重阻碍,乘坐“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进入太空并完成实验的故事。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5.7(周三)


李白(1910—1949),湖南浏阳人,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主人公原型。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通讯连指导员,并参加长征。1936年10月调任红四军无线电台台长。1937年受党组织派遣,到上海从事党的秘密电台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继续坚持艰苦的秘密电台工作。1948年12月,被国民党当局逮捕,虽受尽酷刑,但坚贞不屈。1949年5月7日,上海解放前夕,李白被国民党秘密杀害,年仅39岁。


连环画《永不消逝的电波》讲述了地下工作者李侠等人以电波为武器,潜伏敌营传递情报,用生命守护信仰的故事。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5.8(周四)


菊美多吉(1979—2012),藏族,四川甘孜人,生前系道孚县瓦日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菊美多吉患有高血压,不能过度劳累,不能在高海拔的地方工作,但他仍在高原上长期坚持深入基层,为群众服务。2012年5月18日,菊美多吉在开完两个村的大会、走访十多户村民后,于深夜返回宿舍时,因劳累过度于次日凌晨突发脑出血去世,年仅33岁。2013年5月8日,菊美多吉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追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连环画《最美基层干部菊美多吉》讲述了菊美多吉扎根乡土、心系百姓,将生命献给基层事业的故事。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5.9(周五)


1949年5月9日,彭德怀遵照中共中央军委指示,率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发起解放大西北战役。面对盘踞陕、甘、宁、青的国民党胡宗南集团与“二马”势力,第一野战军第6军将士强渡渭河,于5月20日解放西安。随着华北第18、19兵团编入序列,兵力充实,敌我态势逆转。彭德怀采取“钳马打胡、先胡后马”战术,指挥扶眉、兰州等关键战役。至1950年3月,第一野战军共歼敌30万人,彻底改写了大西北的政治格局。


连环画《彭总的故事》讲述了彭德怀治军严谨、待人亲和、感恩民众的系列事迹。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5.10(周六)


1929年5月10日,西北军第十一师师长吉鸿昌奉令追剿马仲英部,率部挺进宁夏广武,与先期自甘肃驰援的部队会师。面对马仲英部肆虐造成的地方动荡,吉鸿昌统筹部署,采取军事威慑与政治招抚相结合的策略。6月成功收编马仲英部,迅速平息匪患,稳定了宁夏全境的局势,为恢复地方秩序、保障民生安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连环画《塞上忠魂》讲述了吉鸿昌在共产党的助力下抗日反蒋,以大义与不屈诠释革命精神的故事。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5.11(周日)


1939年4月13日,在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的协助下,抗敌演剧第三队在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了《黄河大合唱》。1939年5月11日,在庆祝鲁艺成立一周年的音乐晚会上,冼星海亲自指挥一百多人组成的合唱团演唱《黄河大合唱》。周恩来在观看演出后,特别为冼星海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连环画《人民歌手冼星海》讲述了冼星海为追求音乐理想不懈努力,以激昂旋律投身抗日救亡、唤醒民族精神的故事。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关注广图,爱上悦读


关注广阳区图书馆网站

http://gytsg.org.cn/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咨询电话0316-26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