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走百病”,养生正当时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佳节,
而“走百病”作为其中独特的民俗,
承载着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和祈愿。
“走百病”由来已久,
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的耗磨日习俗[1],
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身体与自然的理解,
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健康生活的启发。
随着春季到来,
气温回暖,万物复苏,正是养生的好时节。
本文将从“走百病”习俗引入,
介绍实用的春季养生知识。
走百病:祛病强身的智慧
■ “走百病”是元宵节期间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又称“散百病”或“游百病”。
■ 在过去,每到元宵节夜晚,妇女们便会结伴出行,穿梭于街巷、桥梁,她们相信通过这样的行走能够将身上的疾病和晦气通通 “走掉”,从而换来一整年的健康顺遂。
■ 这一活动不仅承载着人们对健康的美好祈愿,还与春季养生的理念不谋而合。
《元宵节的由来》
作者:林晓慧, 张子剑
出版发行: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
ISBN号:978-7-5585-4481-1
内容提要:
一部为孩子打造的中国老故事绘本,一本暖意融融的成长之书。中国老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厚的民族情感,凝聚着中国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从这些老故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人民勤劳、勇敢、正义、善良的优秀品质,也可以感受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元宵节的由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元宵节的故事。
《养生家常菜一本就够》
作者:甘智荣
出版发行: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
ISBN号:978-7-5537-4259-5
内容提要:
本书精心挑选了75道养生家常菜, 并根据不同食疗功效分为增强免疫、开胃消食、保肝护肾、降“三高”、防癌抗癌等, 让读者能够有针对性地选择食材, 为家人合理配膳, 吃得更营养健康!
读书,使人进步
中医学中,春季属木,
与肝相应,象征生命的生发和复苏[2]。
人们认为,通过在春天里行走,可以借助自然界
生机勃勃的阳气来调理身体。
“走百病”蕴含着哪些智慧?
1.行走促进身体代谢
元宵佳节
散步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有氧运动,能够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特别是在春季行走,能帮助身体更好地适应季节的变化,让人们以更舒适的状态迎接春天的到来。
现代研究表明,步行运动的益处显而易见:每天30分钟的步行不仅能降低高血压、心脏病等风险,还能改善心理状态[3]。
2.亲近自然释放压力
元宵佳节
春天万物复苏,鲜花盛开、鸟鸣清脆。
参加“走百病”活动时,人们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放松心情,与自然互动,缓解因现代生活带来的精神压力。
3.社交互动增进感情
元宵佳节
“走百病”通常是群体活动,家庭成员、邻里之间一起走动,增强了人际关系的和谐,也有助于精神上的愉悦。
由“走百病”引申开来,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古老的习俗与现代健康生活理念高度契合。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锻炼身体的方法,更提醒我们顺应春季自然规律维护自身健康。
春季养生的六大要点
1. 饮食调养:清淡为主,补充阳气
春季肝气旺盛,容易影响脾胃功能[4],因此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过于油腻或刺激性食物。
具体可参考以下饮食建议:
1
多吃新鲜蔬菜
如菠菜、荠菜、香椿等春季时令蔬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
2
适当补充优质蛋白
如鱼肉、鸡蛋和豆制品,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3
温补阳气
早春寒冷尚未完全消退,可适量食用生姜、葱、蒜等食材温补阳气[5];
4
少食酸多食甘
春季适宜增加甘味食物如红枣、山药,避免酸味食物以免影响肝气的疏泄[6]。
2. 起居养生:“夜卧”早起,顺应自然
春季养生讲究“夜卧早起”,以顺应阳气生发的自然规律[7]。也就是说,春季入寝不要过晚,入夜即眠,不可熬夜通宵,保护阳气以备于生发;天明即起,外出活动,生发阳气以助其条达。保证充足睡眠:建议每晚睡够7–8小时,保持充沛精力。
3. 情志调养:舒缓心情,防止春困
春季肝气易于升发,情绪波动可能较大。保持心情愉悦是春季养生的重要部分。
1
释放压力
通过冥想、瑜伽或阅读来缓解压力;
2
户外赏春
可以踏青、赏花,感受春天的生机,愉悦身心;
3
适当调息
每天进行深呼吸练习,有助于平复情绪,增强体内气血流通。
4. 运动养生: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春季是身体复苏的季节,适量运动有助于调动全身机能。
1
避免过度剧烈运动
春季早晚温差大,剧烈运动可能增加受伤风险,锻炼前应充分热身;
2
拉伸运动
通过简单的拉伸运动缓解僵硬,提高灵活性;
3
快走与慢跑
建议每天快走30分钟或进行轻量慢跑,既锻炼身体又增强心肺功能;
4
柔性运动
太极拳、瑜伽和八段锦等温和运动,既能增强体质又舒缓身心;
5
春游踏青
周末选择远足或短途旅行,不仅接近自然还能缓解压力。
5. 防病保健:预防为主,增强免疫
春季气候多变,是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8]。养生同时也要注意防病。
1
适当增强抵抗力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草莓和西红柿等;
2
注重手部卫生
勤洗手,避免病毒通过接触传播;
3
及时增减衣物
避免忽冷忽热造成感冒。
6. 养护肝脏:调理情绪,保养脏器
肝在春季容易受到影响,调理肝脏对整体健康十分重要[9]。
1
减少酒精摄入
酒精对肝脏的伤害在春季尤为明显,尽量减少饮酒量;
2
避免情绪过激
不良情绪如愤怒、焦虑、抑郁等会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中医认为,怒伤肝,当人处于愤怒情绪时,会导致肝气郁结[10]。
春季是养生的好时节,
通过饮食调养、适度运动、调节情志和规律作息,
可以为全年健康打下良好基础。
1
制订个性计划
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养生计划;
2
注重循序渐进
养生贵在坚持,切忌急于求成;
3
咨询专业人士
有健康问题时,可以咨询医生或营养师,获取专业建议。
向上滑动阅览
参考文献:
[1] 陈恩维. “走百病”民俗的渊源与流变 [J]. 民俗研究, 2017, (02): 42-50+158.DOI:10.13370/j.cnki.fs. 2017.02.006.
[2] 汤建容. 苗族医药歌诀文化探究 [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2, 18 (02): 227-228. DOI:10.19945/j. cnki.issn.1006-3250.2012.02.050.
[3] Boehm J K, Kubzansky L D. The heart's content: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ositiv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cardiovascular health[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12, 138(4): 655.
[4] 赵妍婕,刘世威,宋素花. 李东垣内伤病辨治思路探析及思辨 [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4, 30 (02): 185-189. DOI:10.19945/j.cnki.issn.1006-3250. 2024. 02. 009.
[5] 罗增刚. 中医食养保平安[M].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807. 288.
[6] 胡波,姜兴鹏,李勇华. 中老年中医药养生宝典[M].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2110. 441.
[7] 赵妍婕,刘世威,宋素花. 李东垣内伤病辨治思路探析及思辨 [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4, 30 (02): 185-189. DOI:10.19945/j.cnki.issn. 1006-3250. 2024. 02. 009.
[8] 李佳慧,于文欣,王艳伟,等. 2010—2023年北京市某区发热呼吸道疾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OL]. 疾病监测, 1-9[2025-01-18].
[9] 孟宪生,包永睿. 食疗养生精要[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908. 256.
[10] 段智璇,翟立武,谢有良,等. 从肝脾探析功能性消化不良与情志的关系 [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 27 (02): 212-214. DOI:10.19945/j.cnki.issn. 1006-3250.2021.02.008.
▲
扫码进群,关注更多公益活动
关注广阳区图书馆网站
http://gytsg.org.cn/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咨询电话0316-26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