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大奖书系丨五位诺奖得主代表作邀您来读

大奖书系丨五位诺奖得主代表作邀您来读


诺贝尔文学奖是根据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设立的五个诺贝尔奖之一,旨在奖励在文学领域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该奖项由瑞典文学院负责评选和颁发,从1901到今日已有121位大师获此殊荣。诺贝尔文学奖不仅是对文学创作者个人成就的认可,也是推动世界文学交流、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力量。获奖作品往往反映了作者深刻的思想、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人类命运的深刻关注,对全球文学界和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五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心灵世界,通过他们的代表作,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与智慧启迪。


约恩·福瑟

Jon Fosse(1959—)

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挪威当代作家。约恩·福瑟出生于1959年挪威西海岸文化名城卑尔根以南的小镇豪格松德。从1983年起开始出版作品。其作品已被译成四十多种文字。福瑟也是全世界作品被搬演最多的剧作家之一,大约已有1000台以他的作品为蓝本的话剧在全球各地上演。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称,福瑟的创新性的戏剧和散文体作品“言说了那些不可言说之物”。


《三部曲》


扫码阅读



福瑟的语言极简而又致密,在很少使用形容词和隐喻的荒裸语言中,勾勒情感的潮涌与爆裂。他将自己的小说称为“慢散文”,“我希望让故事中的每个时刻都占据它应有的、充足的时间,我希望语言可以非常平静和缓地流动”。这种慢散文包含许多不同的时间层次、不同场景的转换和大量内省。其代表作《三部曲》展现了福瑟作为文体大师的独特魅力。


安妮·埃尔诺

Annie Ernaux(1940—)

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法国当代著名女性作家。她出身于法国贫民阶层,为了使她脱离卑微的社会阶层和恶劣的生存环境,父母尽己所能,将她送进大学听讲“柏拉图”。然而当她真正地上升到所谓的高等阶层时,她却与父母产生了无法调和的隔阂,永远地与那个她所出身的世界分离了。她的作品准确、客观地再现了法国当代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在心理、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价值观方面的巨大差别,同时也以极其痛苦和矛盾的心情,真切表达了对父母及故乡的爱恨交加。


《一个女人的故事》

扫码阅读



《一个女人的故事》是安妮·埃尔诺对母亲和女儿、青春和衰老、梦想和现实的感人叙述。她探讨了母亲和女儿之间既脆弱又不可动摇的纽带,将她们分开的疏远的世界,以及我们必须失去我们所爱之人这一无法逃避的事实。


《一个女孩的记忆》

扫码阅读



在本书中,安妮·埃尔诺重温了1958年夏天在诺曼底担任夏令营辅导员的经历,并讲述了她与一个男人的相恋而后他又移情别恋的故事。六十年后的今天,再次将那个夏天不可磨灭的记忆带入现实,埃尔诺发现,自己写作生涯中的许多重要节点及伴随的痛苦,都源于曾经遭受的耻辱、暴力与背叛。


《一个男人的位置》

扫码阅读



在本书中作者回忆了她父亲的一生:他出生于世纪之交,不得不早早离开学校,先是当农民,然后在工厂做工,后来成为诺曼底一家小杂货店的店主,直到1967年去世。他自我克制,勤奋工作,谨言慎行,努力维持着一个男人在社会中的位置,却始终无法摆脱对滑落回下层社会的恐惧。作者用冷酷的观察揭示了困扰她父亲一生的耻辱,以及因阶层限制带来的父女之间的疏远和痛苦。


露易丝·格丽克

Louise Glück (1943—2023)

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美国桂冠诗人。她生于一个匈牙利裔犹太人家庭,1968年出版处女诗集《头生子》,至今著有十二本诗集和一本诗随笔集,遍获各种诗歌奖项,包括普利策奖、国家图书奖、全国书评界奖、美国诗人学院华莱士•斯蒂文斯奖、波林根奖等。格丽克的诗长于对心理隐微之处的把握,早期作品具有很强的自传性,后来的作品则通过人神对质,以及对神话人物的心理分析,导向人的存在根本问题,爱、死亡、生命、毁灭。


《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

扫码阅读



本书完整收录了格丽克的《阿弗尔诺》(新英格兰笔会奖)和《村居生活》(格林芬诗歌奖短名单)两本诗集;此外还有早期五本诗集的精选,涉及的诗集为《头生子》(美国诗歌学会诗人奖)、《沼泽地上的房屋》、《下降的形象》、《阿基里斯的胜利》(全国书评界奖)、《阿勒山》(国会图书馆丽贝卡•博比特全国诗歌奖)。


《月光的合金》


扫码阅读



本书收录了格丽克的四本诗集,《野鸢尾》(普利策诗歌奖)、《草场》、《新生》(《纽约客》诗歌图书奖)、《七个时期》(普利策诗歌奖短名单),均为成熟期的重要作品。


《忠贞之夜》


扫码阅读



该诗集包含24首诗,以奇异的想象、灵敏的观察和朴素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个有关亲情、爱与创伤的故事,其中透露出诗人强大的思辨力和建立内心秩序的能力。整部诗集的语调是清冷、低沉而富有智性的,更显示了“钻石般的冷光”的质地。


彼得·汉德克

Peter Handke(1942—)

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奥地利著名先锋剧作家,小说家。汉德克是20世纪德语文学最重要的几位作家之一,被称为“活着的经典”,于1968年获霍普特曼奖,1973年获毕希纳奖和奥比奖,2009年获卡夫卡奖,2014年获国际易卜生奖,并于201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称赞他“凭借着具有语言学才能的有影响力的作品,探索了人类体验的外延和特性”。


《骂观众》


扫码阅读



本书为剧本集,由三部剧作组成,包括《自我控诉》《骂观众》和《卡斯帕》 。其中,《骂观众》是彼得·汉德克藐视观众、藐视剧场的经典之作;《卡斯帕》在现代戏剧史上的地位堪与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相提并论,使被誉为创造“说话剧”与反语言规训的大师。


《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

扫码阅读



本书为小说集,由四篇小说组成,包括《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监事会的欢迎词》《推销员》和《一个农家保龄球道上有球瓶倒下时》。他的小说渗透了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观念,他可以用最简单的笔调状出具有丰富内蕴的作品。


《左撇子女人》


扫码阅读



本书为小说集,由三部小说组成,包括《左撇子女人》《短信长别》和《真实感受的时刻》。由作者本人改编的同名电影《左撇子女人》曾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提名。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Olga Tokarczuk(1962—)

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当代波兰国宝级作家。她善于在作品中融合民间传说、神话、宗教故事等元素,观照波兰的历史命运与现实生活。诺贝尔文学奖授奖理由为:“她的叙事富于百科全书式的激情和想象力,呈现了一种跨越边界的生命形式。”除诺贝尔文学奖外,她曾六次提名、两次荣获波兰权威文学大奖尼刻奖;2010年荣获波兰文化杰出贡献银质奖章;2015年荣获德国-波兰国际友谊桥奖;2018年凭借《云游》荣获布克国际奖;2019年荣获法国儒尔·巴泰庸奖。


《太古和其他的时间》

扫码阅读



本书是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成名作。小说共84个章节,通过不同的视角讲述了太古之中各种人物,甚至动物、植物和东西的故事。以三代人的人生故事,折射了波兰二十世纪动荡起伏的历史命运。


《云游》


扫码阅读



本书是一部由116个或长或短章节组成的长篇小说。围绕“旅行和人体保存”两个不断交织的主题展开,虚构的故事、发生过的真事、思想性的片段,一圈圈地排布,身体、旅行、飞行及运动的隐喻性和形而上等问题,随着人的身体在世界中的运动这个主线而展开。


《糜骨之壤》


扫码阅读



本书改编的同名电影曾获2017年柏林国际电影节亚佛雷德鲍尔奖(银熊奖)。小说的主人公雅尼娜是一位精通占星术、喜欢威廉•布莱克的诗歌,并热衷动物保护的老妇人,她幽居在波兰边境被大雪覆盖的山林里。突然有一天,她的邻居“大脚”被一块小鹿骨头卡住喉咙,死在家里,此后凶案接二连三发生……小说贯穿着令人毛骨悚然的幽默感,以及关于人、自然、动物的尖锐思考。




扫码进群,关注更多公益活动


关注广阳区图书馆网站

http://gytsg.org.cn/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咨询电话0316-26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