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活动预告】“学习强国”优秀古诗词诵读活动征稿启事

中华优秀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邀请热爱古诗词的你们,通过诵读的形式,感受和分享中华诗词的文化魅力和精神力量。

前言  

中华优秀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凝聚着民族精神,也体现了时代风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为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强国”河北学习平台联合全省11家市级学习平台和雄安新区、定州市、辛集市“学习强国”工作专班,组织开展“学习强国”优秀古诗词诵读音频征集活动,邀请热爱古诗词的你们,通过诵读的形式,感受和分享中华诗词的文化魅力和精神力量。

一、主办机构 

“学习强国”河北学习平台、石家庄学习平台、承德学习平台、张家口学习平台、秦皇岛学习平台、唐山学习平台、廊坊学习平台、保定学习平台、沧州学习平台、衡水学习平台、邢台学习平台、邯郸学习平台,雄安新区、定州市、辛集市“学习强国”工作专班。

二、征稿对象 

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全省各地各单位或个人均可参与。

三、征稿内容

中华优秀古诗词诵读音频作品。

以下作品形式供大家参考:

四、作品要求

1.以音频辑形式报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

2.每个音频辑要有明确的主题,每个音频辑中音频条数为5到8条。

3.音频录制的设备不限,使用普通话诵读,吐字清晰、发音标准、无杂音,一条音频的时长一般不超过2分钟。

4.音频当中除古诗词诵读内容外,也可增加诵读者对所诵读古诗词的理解与感受的内容。

5.音频作品如配背景音乐,要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杜绝侵权行为。

6.可单人诵读,也可多人或集体诵读。

7.音频格式为:mp3、flac、wav、ape、wma、ogg、m4a、aac。

五、征稿时间

即日起,到2022年6月30日止。

六、展示方式

符合要求的作品在“学习强国”河北学习平台和市级学习平台展示,优秀作品推荐至“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展示。

七、投稿方式

投稿人根据自己所在的地区,将音频辑作品发至对应地区的邮箱中,不得一稿多投。投稿的邮件标题书写格式为“古诗词诵读+音频辑名称+投稿人所在的县(区、市)”,邮件中须明确以下内容:

1.音频辑名称。

2.音频辑简介(300字以内)。

3.所诵读的古诗词名称以及作者、朝代。

4.投稿人、诵读人信息(姓名、单位、联系方式等),诵读作品有指导老师的,同时注明指导老师姓名、单位等信息。

各地投稿邮箱:

石家庄市:sjzxxqg@163.com ;联系电话:0311-88629281、0311-88629283

承德市:2778862468@qq.com;联系电话:17611349991

张家口市:zjkxxqg2021@163.com;联系电话:15133319922

秦皇岛市:xxqgqhdxxpt@126.com;联系电话:0335-3624137

唐山市:tsxxqg@126.com;联系电话:0315-2839111

廊坊市:xxqglfpt@163.com;联系电话:0316-2030393

保定市:bdxxpt@126.com;联系电话:0312-3092107

沧州市:czxxpt@163.com;联系电话:0317-3155607

衡水市:hsxxpt@126.com;联系电话:0318-2066856

邢台市:xtxxpt2021@126.com;联系电话:0319-3129928

邯郸市:121142058@qq.com;联系电话:0310-3111715

雄安新区:xaxcxwz@126.com;联系电话:13379974678

定州市:dzsxcbxjk@126.com;联系电话:0312-2315608

辛集市:xxqgxinji@163.com;联系电话:13653216189

如有疑问,请在工作日时间8:30-12:00、14:00-17:00拨打各地联系电话咨询。

八、注意事项

1.投稿作品不得出现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侵犯他人隐私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或规定的内容。

2.投稿人(个人或单位)须对投稿的诵读作品著作权负责,确保提交的作品内容均由投稿人原创或已获合法授权(且含转授权)。因提交作品的内容可能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引致的著作权或其他法律纠纷,由投稿人自行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及对应损失。

3.诵读人为未成年人的,投稿人要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保护儿童个人信息安全。

4.本次征集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凡投稿,即视为著作权人同意长期免费授权主办方共同和分别通过各类媒体(包括但不仅限于“学习强国”学习平台PC端和手机App端)进行公益宣传使用。

5.投稿人投稿同一诵读人或诵读集体的音频辑作品,不能超过2个。

6.主办方对本次活动拥有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