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红色经典文学中,作者通过生动的笔触和感人的故事,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呈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先烈们英勇无畏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
其中,我们可以看到无数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他们或在战场上英勇杀敌,或在敌后机智斗敌,或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展现着真正的英雄主义。
当然也有许多反映了革命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的著作。作者通过描绘革命根据地的艰苦生活,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革命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
可以说,红色文学不仅描绘了革命斗争的壮烈场面,还深入挖掘了革命者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他们的精神风貌和理想信念。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在继承和发扬红色文学中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为新时代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七月,就让我们一起来品读这些红色经典吧!
《年轮》
《年轮》以共和国同龄人与祖国共同走过的历程为背景,以曾在北大荒上山下乡的六位男女知青的人生道路为主线,展示了中国社会近几十年所经历的坎坷和风风雨雨,勾画出共和国的年轮。
书中有中国传统的家庭亲情,又有比亲情更高、为朋友义不容辞的友情,还有阴差阳错、充满悲剧色彩的爱情。当改革大潮席卷大地的时候,主人公们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已经逝去,但他们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用自己的智慧、自己的鲜血谱写着一代人壮美的人生。
《三千里江山》
本书收录了杨朔的代表作《三千里江山》,以及多篇早期短篇革命小说。
《三千里江山》主要讲述了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横渡鸭绿江,支援朝鲜抗击美国的侵略。小说以志愿军对祖国、人民、正义、和平的爱作为故事发展的经线,以中朝人民携手抗敌的兄弟情义作为故事发展的纬线,从侧面描绘出志愿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以及中朝人民对和平的向往。其它短篇故事,诸如《大旗》《火并》等,讲述了共产党带领农民打倒地主,抗击侵略者,实现革命走向新社会的故事。
《少年漂泊者》
本书收录蒋光慈《少年漂泊者》《短裤党》《野祭》三篇中篇小说。
其中《少年漂泊者》发表于1926年,是最早歌颂共产党的领导、最早塑造优秀共产党人形象的作品之一。书中以五四运动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农村青年汪中的父母被地主逼死后,不愿屈服于地主,四处漂流,饱受苦难,最终走向革命的过程,展现出旧社会存在的农村矛盾,塑造了一个优秀革命青年的形象。
《短裤党》一文是为纪念1927年上海工人阶级的武装起义,是第一部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阶级武装斗争的小说。讲述了共产党领导上海工人阶级推翻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故事。
《野祭》则是首部描写革命加恋爱的小说。讲述了陈季侠与章淑君在革命时期的恋爱故事,塑造了一个进步的女性革命者的形象。本文是革命浪漫性质的“普罗文学”作品。
《激情燃烧的岁月》
本书是石钟山的中篇小说合集,收录了《父亲进城》《父母大人》等9部军旅题材小说。
故事的主人公石光荣雷厉风行、当仁不让,在邂逅爱情的同时,他也面临着战事与家庭、工作与恩情等的冲突……这些特殊年代的真实故事,再现了革命军人和知识分子的相识与融合,爱情上的自主与专制、家庭中的对立与统一;尤其老一辈革命者对戎马岁月军旅生涯的怀念与自豪,对革命信仰始终执着。
石钟山浓墨重彩地描画了和平年代的军人日常生活的一面,展现其性格里的平凡与真实,使军人的形象更加丰满。
《中国制造》
本书描写了经济发达市平阳十几天内发生的壮丽感人故事,把姜超林、高长河等为代表的高层领导,田立业、何卓孝等中层干部,田立婷、李堡垒等社会底层的普通群众三个层面的人物的思索和奋斗、奉献和牺牲、感情和命运,纠葛交织成一幅迎接新世纪的改革交响曲。
周梅森的作品为人们提供了城市发展中面临种种问题的现实图画,对形形色色的干部形象的刻画尤见生动和真实。这些作品因改编和拍摄为电影和电视连续剧,产生了更广泛的影响。
阅读方法:阅读以上书目,请登录“广阳区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依次点击“电子资源”—“书香广阳”,在跳转后的页面右上角搜索书名即可阅读。首次登录点击“试看”,输入手机号和验证码后可全文阅读。
关注广图,爱上悦读
关注广阳区图书馆网站
http://gytsg.org.cn/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咨询电话0316-26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