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7.1—7.7)
广阳区公共图书馆 2024-07-02 07:00 河北
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
★
新中国75年之强军伟业专题
★
7.1(周一)
1998年夏,我国江南、华南大部分地区及北方局部地区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紧急行动,受灾省份的广大干部群众同前来支援的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团结奋战、力挽狂澜,同洪水进行了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斗。在这场伟大的抗洪抢险斗争中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
连环画《万众一心抗洪峰》歌颂了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不怕苦累、不怕牺牲的精神斗志,展现了中国人民众志成城、顽强拼搏、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书写了洪水无情人有情的人间大爱。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7.2(周二)
1998年秋,中央军委批转原总参谋部“辽阳集训”报告,吹响了“科技大练兵,一切为打赢”号角。原南京军区党委认真贯彻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提高部队打赢能力,将军事斗争准备的需求作为深化科技练兵的主攻方向,加速科技练兵成果向战斗力转化,在军区各部队掀起了群众性科技练兵的热潮,培养了一批科技练兵骨干人才,取得了一批具有指导性的研究成果。
连环画《红色传承 时代风采——科技大练兵》展示了该军区各部队在此次科技大练兵中取得的各项研究成果,展现了其高超的技能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7.3(周三)
1950年9月17日,来自40个军级单位的精兵强将云集古城开封,加入新组建的空军陆战第一旅,空降兵从此诞生,后改称伞兵师、空降兵师。1961年3月,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战功赫赫、威震敌胆的陆军第15军,改建为空降兵第15军,空降兵师划入该军建制。这支从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硝烟中走来的英雄部队,多次完成抗洪抢险、抗震救灾、国际联合军事演习等多样化军事任务,充分展示了全方位的作战能力。
连环画《我们的天空》讲述了空降兵后代——一位青年女空降兵的成长故事,展现了新一代空军战士守护祖国空天安全的坚定信念。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7.4(周四)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5月13日凌晨,时任空降兵研究所所长的李振波受命指挥一支突击队空降震区,参加救援。李振波与14位空降兵战士临危受命,冒着生命危险,从海拔近5000米的高空空降汶川地震震中地带,侦察灾情,打开了空中救援通道。
连环画《空降兵勇闯震中》讲述了李振波等“空降兵十五勇士”在抗震救灾中的英勇事迹,歌颂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服务人民、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7.5(周五)
2008年5月31日,原成都军区某陆航团92734机组,在汶川地震灾区执行运送伤员的任务中突遇强气流,不幸坠机,机上包括机长邱光华等5名机组人员在内的18人全员遇难。坠机前,邱光华机组共计飞行63架次,50多个小时,运送物资25.8吨,转移受灾民众200余人。邱光华成为全军在本次抗震救灾中牺牲的军衔最高的军官。
连环画《汶川上空的雄鹰》由当代连环画家王小钦创作,讲述了92734机组冒着生命危险抢险救灾的先进事迹。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7.6(周六)
荆俐杰,河南武陟人,生于1989年,2007年到四川省消防部队服役。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所在的绵竹市消防中队迅速反应,第一时间出现在灾情最严重、人员埋压最多、危险性最大的第一线。因余震频繁,指挥部下令废墟下的营救人员全部撤出,荆俐杰为营救受困男孩,甚至下跪祈求,只希望多救出一人。在抗震救灾的日日夜夜,荆俐杰和战友们争分夺秒,为营救生命不遗余力。
连环画《让我再去救一个》讲述了荆俐杰在救援中一心解救受困群众的英雄事迹,反映了当代军人肩负的重大责任和崇高信仰。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7.7(周日)
汶川大地震发生13分钟后,军队启动应急机制,1小时后,1.6万人开赴灾区。截至2008年9月11日,全军出动14.6万名部队官兵、7.5万名民兵预备役人员,他们不畏艰险、顽强奋战,用血肉之躯筑起了生命通道,从废墟中抢救生还者83988人,紧急转移受灾群众1190万人,救治伤病员400万人次。
连环画《红色传承 时代风采——在汶川的日子里》讲述了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原南京军区迅速投入医疗队、陆航团参与抗震救灾,谱写了一曲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的英雄凯歌的故事。
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
关注广图,爱上悦读
关注广阳区图书馆网站
http://gytsg.org.cn/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咨询电话0316-26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