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历书》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节气,大地被一层嫩绿的新装覆盖,犹如一幅生机盎然的画卷。清明是情深追思、祭奠故人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回到故乡,扫墓祭祖,缅怀先烈,传承孝道。清明也是外出踏青郊游的好时节,大家会利用这个假期,走出家门,拥抱大自然,尽情享受着春天的美好。
壹
不负韶华
古人在清明时除了祭祀外,还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除了放风筝、打秋千、蹴鞠、打马球等,拔河也是古代清明重要的活动之一。在春秋时期,拔河也叫“施钩”“牵钩”,主要用于士兵的力量训练。自唐朝起,拔河逐渐成为清明风俗的一部分,唐玄宗还曾在清明节组织过“千人拔河”。
趁着春光融融,草木青青,去踏青,去放风筝,去享受当下的美好生活吧!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一本让你捧腹大笑的历史书》
贰
缅怀先烈
春风细雨,回忆滚烫,慎终追远,念念不忘。清明时节,千家万户在恭肃静默中思念远去的亲人,在跨越时空中跟先烈展开生命“对话”。对先祖血脉相依的追思与感念,对深深植入骨髓的先烈精神的崇尚和守望,正是家国精神的代代传承。
叁
不失清明
春山如黛,正如思念之情深沉而绵长,风过无痕,犹如生命中的相聚与别离。在这场盛大而清静的回忆里,我们逐渐学会告别,学会坦然面对离去的背影与失去的遗憾。值此清明,不忘初心,牢记自己的根源,让这份记忆成为我们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