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百花争望,最堪游赏

中式浪漫花朝节

“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渐闻风俗,

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望之时,最堪游赏。”

——南宋《梦粱录·二月望》

花朝节的由来

01

花朝节,简称花朝,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一般于农历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举行。

花朝节由来已久,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书》中已有记载。据传到了武则天执政时期(公元690—705年),开始在全国盛行。唐宋时,花朝节在宫廷、民间流传甚广,到了明、清时期,花朝节仍为文人雅士们所爱,并留下许多相关诗句。

02花朝节的习俗

1、踏青赏花

花朝节正值初春,古代每至此时,贵族士人纷纷相约郊外。春光灿烂,花香袭人,人们畅谈古今,游春野步,走累了,就坐在亭中,赏花品茶、游春扑蝶、饮酒赋诗,传花令、抽花签、感受美好春光。

2、赏红

赏红”是花朝节的一种独特习俗,也是这个节日最为核心的活动之一。在这一天,人们会用各种颜色的绸缎、纸张等物品剪成花瓣、花朵等形状,然后挂在树枝上、窗户上、门楣上等等,以此来祭祀花神,祈求花神保佑百花盛开,给人们带来好运和幸福。这些挂在树枝上的红色绸缎、纸张等物品,就被称为“赏红”。

赏红一般与拜花神联系紧密,二者相映成趣。

3、祭花神

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

花朝节,是百花的生日,也是祭祀花神的良辰。未出阁的女子往往会在此时前往庙里烧香或者于花树下祭祀行礼祭拜,为花神设神位,祈祷自己像花一样美丽。

4、应景佩饰 

花朝节主要有两种佩饰习俗,一为簪花,宋《洛阳牡丹记》中写道:“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二为花胜并相赠,明马中锡《宣府志》载:“花朝节,城中妇女剪彩为花,插之鬓髻,以为应节。”并且以此纸花互相赠送或以真花赠友。

5、食花糕

传闻武则天嗜花成癖,每年夏历二月十五花朝节这一天,她总要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捣碎,蒸制成糕,用花糕来赏赐群臣。后来上行下效,流传开来,食花糕也就成为花朝节的传统饮食习俗。

03花朝节的文化复兴

以花为名,花朝节原本是中式浪漫的具象体现,奈何在传承过程中,曾明珠蒙尘,落寞一时。

好在近年来,在传统文化复兴浪潮的推动下,各地纷纷在花朝节之时举办各类活动:汉服方阵巡游踏歌、评选“十二花神”、以汉礼行花神祭祀等。

图为2023年重庆花朝节花神祭祀大典

越来越多人开始了解花朝节,并身体力行地宣传推广这一传统节日。

图为2023年武汉归梦廊汉服社花朝节合照

以下为大家推荐几本有关花文化的优质书籍,花朝之美源远流长,愿与诸君共赏!

书籍推荐

《花的智慧(博物图鉴版)》

本书是一本博物散文集,包含梅特林克的《花的智慧》《春天的消息》《野生的花》《菊花》《传统花卉》等经典作品。书中,作者以行云流水般明快的语言、细腻深刻的观察研究、美学与博物学相结合的描写,独辟蹊径地记述了各种植物类似于人性的生存智慧,展现了大自然充满活力的生存哲学,启迪后人从新的角度深入地认识物种。

《大作家的语文课:丁香结》

《大作家的语文课:丁香结》:“大作家的语文课”系列新品,全彩美绘版,选入《丁香结》《紫藤萝瀑布》《花朝节的纪念》《废墟的召唤》《西湖漫笔》《那祥云缭绕的地方——记清华大学图书馆》《奔落的雪原——北美观瀑记》等散文。《丁香结》是一篇状物散文,作者先写校园的丁香,后又落笔于斗室内的丁香,用诗词以古喻今,将丁香结象征为生活中解不开的愁绪。全文既有赏花的情致,又有解结的心志。

《花史左编》

《花史左编》主要记述作者王路对花卉栽培的理解,内容涵盖了花卉的方方面面,包括最基础的花的颜色种类名称,到花的栽培方法和用途,再到花背后的故事和隐含的文化意象,记述极尽详细。开篇有陈继儒的题词,对本书的内容加以评介。

《草花记》 

本书收录的文章是作者近些年来创作的有关自然、生态与童年的作品。作者引经据典,动植物形象丰满,将童年记忆里的那些不起眼的虫子、罕有人识的植物与动物,用质朴、生动的语言,刻画得惟妙惟肖、细致入微,不乏对名家名作的高水准模仿,揭示自然界里万般物种的生存智慧。每篇文章文字量介于800~1500字之间,适合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可以作为从短篇到长篇、从故事书到散文过渡的科普读本。打破“科普太硬不好啃”“散文太深不好读”的传统刻板印象,让科普“软”下来,散文“轻”起来。

《风雅中华——漫谈花文化》

在中国人驯化、培育、利用花卉的悠久历史中,花卉被不断地被注入人们的思想和情感,不断地被融进文化与生活的内容,从而形成了中国的花卉文化,成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本书内容分为十一章,每一章分别介绍一种花卉的典故传说,历史发展,关于花的诗画作品,欣赏花卉的胜地以及花卉在生活里的食用药用观赏价值,从而加强对传统花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阅读方法:阅读以上书目,请登录“广阳区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依次点击“电子资源”—“书香广阳”,在跳转后的页面右上角搜索书名即可阅读。首次登录点击“试看”,输入手机号和验证码后可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