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欢乐的春节假期一晃而过
到了开学和复工的时候
许多人都会开始焦虑紧张
伴随着深深的失落感
踏上上班和上学的旅途
这便是我们常说的——
「 节后综合征 」
病症诊断书
01急性大肚症
常见于走亲访友后,盛情难却之下一天吃遍各家饭,等到假期结束后摸摸肚皮,已是脂肪堆积,人在工位,胃却还在想念过年美味。
02睡眠紊乱症
该症状主要表现为白天不醒,晚上不睡,比如闹钟定了一大串,醒来已经十点半。究其原因,多半是春节放假期间,时间自由,养成了熬大夜自然醒的习惯。
03脑袋空空症
在该症状的影响下,患者常常人在上班,灵魂已出走,5分钟看一次手机,10分钟走一次神,总之就是注意力很难集中。
当这些痛苦的症状出现
我们再也无心学习工作
日常生活也变得疲惫不堪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呢?
什么是节后综合征?
虽然上述的三大症状是当代年轻人调侃自己患上“节后综合征”的趣味表达,但在这背后也是有科学解释的。
为什么会患上节后综合征?
在精神心理领域,节后综合征其实是动力定型被打破。
比如如果一个人长期总是某一工作或稳定地保持一种规律生活模式,这些客观刺激的系统经常按照一定前后和强弱作用于大脑皮层。由于大脑皮层能够把这些刺激有规律地协调成为一个条件反射系统,所以我们不用消耗太多精力就能完成事情。可一旦动力定型被打破,我们平时所适应的一个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状态就会被破坏。此时就需要重新去建立条件反射,因此身心就会产生一些不适应的症状。
常见症状
情绪低落、精神懈怠、困倦乏力、食欲不振等;健忘、走神、上班和学习效率低、记忆力减退、理解力下降等。
了解节后综合征背后原因
我们该如何应对和克服这些症状呢?
下面这5本书,帮你度过“节”后余生!
《认知觉醒》
推荐理由:面对假期后的脑袋空空,行事无序,这本《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恰好适合帮你改变现状。
如果对自己不了解,我们就会被人的原始天性束缚,反之一个人的认知越清晰,行动就越坚定。这本书是一本可以穿透时间的个人成长方法论,从“大脑构造、潜意识、元认知”等思维规律帮助大家看清自己,了解认知世界里的基础设施;从“刻意练习、价值交换、精神熵”等事物规律帮助大家看清世界,提升学习力、专注力、行动力及情绪掌控力,最终激发主动成长的内驱力,去做成自己心中一直想做的事。
《睡眠之书》
推荐理由:每逢假期后,睡眠就成了一大问题,想要重新拥有充足睡眠,克服时间上的混乱和身体上的疲惫,这本书正好可以帮助你。
这本书提供了70多种实用的睡眠策略,如专门留时间处理焦虑、经常运动、远离咖啡、夜晚避免过多接触灯光、合理安排晚餐等,书中的诸多方法有助于读者关注睡眠健康,解决失眠问题,从而保持身心健康。并且书中每个有用的策略都是独立完成的,读者可以随意翻看并找到帮助。
《反本能 2》
推荐理由:假期时的完全放松,时常让我们无法应对开学和复工后的繁重任务,这本书《反本能》系列第二本,从“精力管理、时间管理、战胜拖延症、思维误区、阶层跃迁”等方面入手,深入探讨了懒惰、拖延、混乱、精力缺乏等人性弱点,能够帮助你了解这些问题产生的生理机制以及运作的内在逻辑,并且在思维和行动两个层面获得对抗这些人性弱点的方法。
相信作者独创的666管理法则能够帮助读者找到对抗人性弱点的途径。
《钝感力》
推荐理由:这本渡边淳一经典励志大作,以“钝感力”为主题,告诫现代人不要对日常生活太过敏感,要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
假期后很多人无法平衡生活与工作,陷入无限循环的挣扎和焦虑,而“钝感力”作为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及人生智慧,在目前竞争激烈、节奏飞快、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中,能够帮助人们求得自身内心的平衡及与他人和社会的和谐相处,对当代社会中的人们都有全新的启示。
《应对焦虑》
推荐理由:无法面对假期生活与工作学习之间的落差,许多人在开学和复工前会陷入深深的焦虑,本书全面介绍了应对焦虑的十种策略和治疗方法,能够帮助读者走出焦虑、轻松应对焦虑,是焦虑症、恐惧症患者全面可靠、简单易行的自我疗愈手册。
书中内容广泛,易读易学,适用于所有正在为解决焦虑问题辛苦努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