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
发展传统文化有一套
焕发生机
最近频繁网上“冲浪”的朋友们,想必都刷到过上面这张动图。
这张图出自越剧《新龙门客栈》,其中扮演主角贾廷的,是女小生陈丽君。
她面容俊朗、仪态挺拔,打戏干脆利落,气质亦正亦邪,举手投足恣意风流,让不少人直呼惊艳。
图源网络
随着陈丽君的走红,越剧《新龙门客栈》热度也一路走高,堪比演唱会,一票难求,票务网站评分高达9.8,上座率100%。
曾被年轻人嗤之以鼻的经典戏曲,似乎正在不知不觉间悄悄复兴,成为新任“顶流”。
究其根本,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随着年轻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增长,大多数人开始“血脉觉醒”,欣赏起民族传统文化,也逐渐能够领略戏曲魅力。
而另一方面,随着80后、90后成为戏曲新生力量,甚至部分00后也已经步入职场,如今戏曲演出者和传承人呈现年轻化态势。比起年长者,他们更懂得当下年轻人的喜好,能够在不更改内核与精髓的基础上迎合年轻人的口味。也能借助各类新媒体平台来宣传戏剧。
以大受欢迎的《新龙门客栈》为例,它是创新的环境性越剧:在小剧场演出,演员与观众几乎无距离,坐在前排的观众甚至能感受到打戏时衣袖振荡的风,看到演员们额头的汗。同时还设置了观众互动环节,代入感和沉浸感更强。
同时,该剧的唱词节奏、人物造型也做出了更贴近现代观剧审美的调整改编,但核心保留了浙派越剧特有的唱腔和戏曲中传统的武打身法。
正是这样的创新式尝试,让越剧一下子风靡于各类社交平台,演员们也借助这股东风,纷纷运营起自己的账号,个人IP与传统文化相辅相成,相互助力,相互成就。
其实,陈丽君绝非个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投身于发展传统文化的浪潮中。
比如90后京剧演员果小菁,外表看起来前卫张扬,可一旦扮上造型,周身气质立马截然不同,开口便能引得满堂喝彩。她用贴近年轻人生活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向更多人推荐京剧,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她开始了解京剧,爱上京剧。
图为京剧演员果小菁
还有国风女博主江寻千(九月),身体力行地奔行在传承传统文化的第一线:糖画、鲤鱼花灯、苗银头饰、仿古制香……她都亲身体验。除了这些,她甚至还去学习了需要大量耐力才能学会的打铁花。成百上千次的练习、一次次的受伤又重来,终于“她做了一千年来没有女生做过的事”让“火树银花不寐天”映入更多人的眼帘。
图为江寻千视频作品截图
再如短视频创作者朱铁雄,他的个人定位其实是一个变装博主。不同于现在短视频平台流行的颜值变装,他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通过年轻人喜欢的变装加特效的形式呈现自己的作品。齐天大圣、醒狮、变脸……他将一个又一个中国意象通过短视频具象化,只为了心底最初的那个愿望——“不仅能弘扬、传承中华文化,还能唤醒年轻人的文化保护意识”。
图为朱铁雄视频作品截图
像他们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也正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他们”给传统文化注入新鲜血液,才有更多年轻人来了解、传承、弘扬、发展传统文化与非遗瑰宝,让这些曾经蒙尘的明珠重新绽放光彩。
让人不由得感叹:这届年轻人,发展传统文化真的有一套!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出的关于传统文化新发展的优质书籍,让我们一起,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感受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吧!
书籍推荐
《中华大IP——互联网时代传统戏曲的新生与反思》
本书是一本探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如何对传统戏曲进行有效保护和较好传承的论文集。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传统戏曲遭遇互联网+时代;第二部分,跨文化与跨媒体:互联网+时代的戏曲传播新趋向;第三部分,互联网+背景下地方戏曲的发展;第四部分互联网+时代的戏曲教育。本书从宏观层面探讨了传统戏曲所面临的生存困境,也对黄梅戏、豫剧、川剧等剧种的保护和传承进行了分别研究。
《中国现代戏剧思潮:戏剧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
本书以戏剧思潮作为审视对象,研究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以时间为轴,分阶段展开对中国现代戏剧思潮的介绍。本书对于中国现代戏剧思潮中的戏剧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问题进行集中论述,阐明中国现代戏剧的未来趋向。
《传统与变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年沉思录》
本书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主要对非遗中的“权益”问题、后申遗、遗产与地方性认同,以及作为遗产保护的“北京学派”做了研究。第二部分是对相声进行了个案研究。相声是典型的非遗形式,本书主要对相声的种种当代形式如城市化、产业化、信息化进行了研究,并且指出,相声在种种当代形式下只有不断适应、变化,才能做到保全与发展。第三部分则主要研究传统节日文化。
《乡村振兴与非遗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日常实践研究》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国务院于2005年发布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以及2011年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国家战略推进了非遗的普查、传承与保护工作。因此,“乡村振兴”和“非遗保护”在国家战略的推动之下得到政府与社会的重视,成为社会治理过程中相辅相成的重要关键词。
《新“手艺”的探索与实践——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文化创意产品融合发展研究》
传承千年的中国传统手工艺艺术,在中西方都享有盛誉,它们不仅代表了当时鼎盛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更是映射出了当时的潮流趋势。本书主要围绕中国传统手工艺及其与现代文化创意产品的融合进行分析,先是分析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基本内容,然后分析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类型,并针对中国传统手工艺在新时代背景下面临的困境与保护进行了分析,最后则重点分析了文化创意产品,提出了中国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文化创意产品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