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龘”字刷屏丨从“龘”到“骉”“犇”“猋”,你都读对了吗?

“龙行龘龘,欣欣家国。”

这是2024年总台春晚的主题。这个主题宣布后很快就冲上了热搜,因为80%以上的观众根本不认识那个“龙龙龙”字,也不知道怎么打出来,所以热搜的词是“三个龙叠一起怎么念”。

在这个热搜话题下边,总台自己揭开了谜底:“龘”字读dá,据《康熙字典》记载,此字出自第一部楷书字典《玉篇》。“龙行龘龘”形容龙腾飞的样子,昂扬而热烈。你或许读过郑愁予的小诗《错误》,里边有名句“我达达的马蹄声是个美丽的错误”,在文学作品中马蹄的声音也是“达达”,龙和马通过这个三叠字跨越时空相拥在一起,以达达的声音给龙马精神提供了最好的注脚。

“龙行龘龘”用七个“龙”字形象描绘了一幅群龙腾飞的壮丽景象,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中龙的神秘和神圣。“龘”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汉字,最早出现在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中。

在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龙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与文化符号。以“龘”字为题眼,这无疑是对中国龙文化的一种生动体现,用“龙行龘龘”生动描摹出14亿中华儿女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除了“龘”,汉字中还有许多三叠字,骉、犇、羴、掱、瞐、舙、垚、畾、孨、尛、叒……你认识几个?一起来长知识。

时过境迁,很多叠体字今天已经很少出现了。但对很多人来说,认识汉字的过程,就让他们拥有了很多乐趣,而汉字也积淀着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与智慧。一笔一画、一撇一捺,立文字之本,传文化之道,让我们以龘龘之姿迈进甲辰龙年吧!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汉字里的中国》

本书主旨是以汉字为纲,织中国文化之网。书中选取最具中国文化意义的66个汉字,涵盖天地自然、人伦修养、礼乐宗教、物质文明四个大的主题,力求给读者展现一幅中国文化的生动图景。书中主要分析汉字的字形源流和字义演变,同时,也介绍相关的文字知识。本书还围绕汉字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展开,梳理其历史脉络和精神内涵,力求贯通古今,体现中国文化在今日的现实意义。

《汉字大不同——有故事的汉字》

本书精选了210个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汉字,帮助孩子在快乐阅读中认字、识字,将汉字写正确、写美观,启发学习母语及传统文化的兴趣。本书在编排上别出心裁:每个汉字讲解都包含书写笔画、书写口诀、字理文化、汉字演变图示、趣味知识拓展。

《书同文字——汉字与中国文化》

汉字古老悠远,是一条蜿蜒无垠的历史长河;汉字构形奇妙,是先人伟大智慧的结晶;汉字灵动飘逸,展现了中华民族非凡的艺术创造。“文”是花纹,是万事万物的象形符号;“字”是生育,是文与文相亲相爱繁衍出的子子孙孙,中国文化的基因和血脉由汉字组成。汉字的理想是“书同文字”,统一的字形与书写,锻造了中国文化的坚强骨骼。汉字以整齐的身姿站立着,砌成中华文明的长城。 

《汉字与传统文化》

本书旨在通过系统介绍汉字的起源、形体演变以及孳乳衍生方法等的基础上,紧紧依托汉字阐释其所蕴含的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主要包括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居寝文化、行旅文化、祭祀文化、丧葬文化以及婚姻文化等诸方面。

阅读方法:阅读以上书目,请登录“广阳区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依次点击“电子资源”—“书香广阳”,在跳转后的页面右上角搜索书名即可阅读。首次登录点击“试看”,输入手机号和验证码后可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