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龙年将至!中华儿女为什么钟情“龙图腾”?

兔年已经接近尾声,龙年新春即将到来。作为十二生肖中唯一的神兽,龙自古被认为是最智慧和神秘的生物。在中国,龙主要是祥瑞的化身。

几千年以来,龙被赋予了极高地位,对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有着巨大吸引力,那么中华儿女究竟为何如此钟情“龙图腾”呢?

龙图腾的起源

图源网络

首先,图腾一词并不是传统的汉语词汇,而是来源于美洲土著印第安人的“totem”一词,是清末著名学者严复先生翻译过来的词汇。

让我们再回到龙图腾这个话题上来。目前已知最早的龙图腾是发掘于如今河南省濮阳市西水坡遗址的“蚌壳龙”,这组蚌壳堆砌而成的龙图案,与墓主人左手边的蚌壳虎图案交相辉映,被称为“中华第一龙”。

蚌壳龙丨出土于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  

毫无疑问,龙图腾源于中华文明,但关于龙图腾起源的说法却不尽相同。龙到底是什么?龙的原型又是什么呢?

01 胚胎说

该说法可以依据红山文化的“玉猪龙”,其形状似胚胎。

玉猪龙是一种半圆形的,有缺口的玉器。考古学家大多都将这种奇特的图案称之为龙,但是也有人认为是猪或者是蛇,甚至是熊。不管是哪一种动物,它的形状和在母体中胚胎的样子都是相差无几的。

02 鳄鱼说 

这一学说虽然争议颇多,但也并非毫无根据。

作为文化发源地的北方,在远古乃至上古时期还是十分温暖湿润的,不仅有鳄鱼,大象、犀牛等热带动物都曾在这里栖息繁衍。

《山海经》中记载的“狍鸮”,就和鳄鱼的形象极为类似。在古代文献中,“鼍龙”一词经常出现,也就是今天幸存下来的扬子鳄。

濮阳作为五帝之一“颛顼”的帝都,当地部落在部落之间的文化交流中,将鳄鱼图腾推广,也是很有可能的事。

鳄鱼在北方的灭绝很可能也是龙出现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由于古代绘画技术的不成熟,文字传播能力的限制,前人所描绘的一种灭绝生物很可能会被没有见过的后人,进行不断地想象和补充,从而形成了另外一种样子。

03 融合说

这是近代学者闻一多先生在《伏羲考》中提出的一种观点,他认为龙是一种图腾,并且只存在于图腾中,是在以伏羲蛇图腾为主体的基础上,不断添加其它部落图腾的特征,形成了龙图腾的样子。

鹿部落的角,熊部落的脸,鱼部落的鳞片,鳄鱼部落的爪子,牛部落的耳朵,蛇部落的身体,杂糅在一起便形成了我们常规印象中的“龙”。

无论哪一种说法,都说明了龙图腾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龙图腾的意义

龙文化贯穿中华民族发展历程,反映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我们中华民族一直以“龙的传人”自称,龙不仅是祥瑞的象征,更是我们几千年来信仰、意志和精神的化身。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龙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首先,龙象征着君权与君主的威严,代表着帝王的权威和正统性;其次,龙被认为能够掌管风雨,掌握水的力量,因此被当作带来丰收和福祉的象征。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中,它还被广泛地运用到社会生活中。龙无处不在,器物的身上有它,服饰的纹路里有它,古建筑的细微处也有它。

而人们对于龙文化的创新传承也从来没有停止。

图源网络

华美的龙图腾形象深深扎根于华夏子民心中,成为与绚丽文明史一样值得牢记的文化情怀,显示了无与伦比的凝聚力、巨大的感召力和向心力。

作为东方神秘力量的象征,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对龙及其社会影响力的了解,还可以更进一步~

《龙凤呈祥——中国文化的

特征、结构与精神》

图书简介:本书介绍了中国文明的起源,中国文化的特征风貌、内在结构与精神传统,从文化学的角度总体概括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

龙是中华民族祖先的化身,凤是中华民族飞翔的理想,龙和凤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凤呈祥,象征着中华民族多元一统的抟成历程,凝聚着中国文化刚柔相济的力量和阴阳和谐的情韵,象征着太平盛世的到来。中国文化龙飞凤舞,自强不息。其特征沉潜而升腾,悠久而日新;其结构简易而精致,平衡而变通;其精神雄浑而典雅,中庸而刚健。谈龙说凤,走进中国文化的美丽殿堂。

《长安吉祥说

——龙飞凤舞绕长安》

图书简介: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解读中国吉祥文化与长安的渊源,主要介绍了龙凤在长安吉祥文化中被赋予的意义。

在中国传统吉祥文化中,龙与凤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龙,它很早就出现在远古的图腾崇拜中,在中国,龙的形象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多以雕铸、图绘两种形式出现,例如民间衾被、窗花等绣龙剪龙,龙舟更是集龙的雕刻与彩绘于一身的艺术。

《寓意吉祥的传统物品》

图书简介: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符号、图案,历经千百年演变却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依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本书精选龙凤图腾、南北狮舞、瑞兽麒麟、招财貔貅、鹤寿松龄、象驮宝瓶、梅兰竹菊、中国结等不同类别的吉祥事物,将其历史、文化涵义等娓娓道来。

《中华创世神话六讲》

图书简介:本书是国内著名神话学、民俗学、历史人类学学者叶舒宪、田兆元、钱杭教授开展的六讲创世神话专题讲座的内容结集。

从浩繁的中华神话谱系中精选出日月、龙凤、女娲、炎黄两帝等流传最广泛的符号元素,从自然、图腾、祖先、圣人等多个切入口讲述了中华创世神话的发展演变,解读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文化基因。

《中国的诞生》

图书简介:两种生产的历史观认为,早期农业社会是农业文明的技术化时代,主要解决生产生活的重大技术问题;之后,文明的主要问题转变为公平和正义,人们的办法是把人口生产的伦理原则社会化,这就是伦理化时代;伦理化时代之后,文明就进入稳定或停滞状态。

本书用这种历史观从龙凤崇拜、中国诞生的地理学进程、技术化进程、政治学进程、中国道路及其世界历史意义等方面对中国文明道路进行了深入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