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中国历朝历代都颁布过一些类似《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食品安全监管措施,来保证“舌尖上的安全”。
周代《礼记》中记载了当时对食品交易的规定:“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不时”是指未到成熟之时。严禁未成熟的五谷和果实进入流通市场,是为了保证食品安全,防止未成熟的粮食和果实引起食物中毒。
汉代对食品安全也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因此开始制定违反食品安全的刑罚。汉朝《二年律令》明确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熟)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臧(赃),与盗同法。”其意思是,如果因肉类腐坏的原因致人伤病、中毒的,应尽快将变质的食品焚毁。如果违反规定,肇事者与相关官员都要受到与盗贼一样的处罚。
唐代的《唐律疏议》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其意思是,发现肉质腐烂,需速焚烧余肉。违反者杖打九十下。故意以有毒的肉出售或赠送他人,从而造成他人中毒者,判处一年徒刑;造成他人中毒身亡的,判处绞刑。刑罚之重可见一斑。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经济空前繁荣的时期,市场交易频繁,一些商贩以食品掺假牟取暴利的现象屡屡发生。
宋代的《宋刑统》对这些危害食品安全者的处理完全继承唐律,制定了杖打、坐牢、绞杀的严刑。此外,宋代朝廷让商人依经营类别组成“行会”,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否则不得从业经营。行会要负责评定商品的成色、价格,监察不法行为,保证商品质量。行会会长作为担保人,若违反规定就实行连坐惩罚制度。
清代进入封建社会末期,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相对科学。清代茶叶市场繁荣,也是造假、贩假最集中的领域,政府制定了相应的措施。首先是为茶叶商人颁发“经营执照”和“注册商标”,授予出口经营权,谨防假冒。朝廷任命专员进行茶叶质量抽查,茶叶的包装与牌号不符都要受到处罚。光绪年间,中国茶叶外贸出口大幅度增加,清政府制定了茶叶质量标准,对出口茶叶实行抽查,用滚水泡茶和化学实验两种办法,对样品审评检验,符合标准的放行,否则一律扣留、充公或焚毁。
古人养生十绝
饮食有节:饮食要定时定量,不过饥过饱,不过冷过热,不暴饮暴食,食物的种类要合理,不得偏食。
饮食宜清淡:老年人不宜多吃动物的内脏、脑髓、鱼籽、虾、蟹、鱿鱼等。
多吃蔬菜:由于蔬菜中多含纤维,可促使胃肠蠕动有利于通大便。
多食粥:食粥勿过饱,吸收快,可养胃气。
饮食不宜过咸:“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过多食盐可增加肾脏负担。
晚饭宜少吃:“午后即宜少食至晚更必空虚。”在晚餐的时候吃厚味或难消化的食物会助长胆固醇,在动脉壁上的沉积,随后造成动脉硬化。夜间血液中经常保持高脂肪含量,会导致肝脏合成胆固醇,最终造成动脉硬化。
细嚼慢咽:咀嚼的时间长唾液分泌量就多对消化也就有益。
饮食要热但不宜烫食:老年人多脾胃虚寒,胃多喜暖怕凉,故应吃热食,不可过多食冷凉食物。
饮食要多样化:不应偏食,要保证合理的营养,否则将因营养缺乏而导致疾病。
忌食之道:食物与体质都有一定寒、热、温、凉的不同。与身体相宜的食之有益。对身体有害的应禁忌。
从古人的饮食观念和养生典籍之中,可以看出古人们有许多养生之道,其中最基础的,还是饮食养生。饮食伴随着人的每一天,吃什么、如何吃、吃多少都会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古人们自然没有现代生活这样丰富的食材和养生菜谱,但是他们早已认识到合理饮食的重要性。
内容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生活百科知识库》
饮食健康小测试(计分方法:A-1分B-2分C-3分D-4分)
1.每天通常吃几顿饭?
A三顿和1次加餐。
B三顿不吃加餐。
C两顿,不吃早餐或午餐。
D我通常只吃一顿饭。
2.加餐吃些什么?
A水果、蔬菜、坚果和/或酸奶。
B加盐的坚果、玉米花、水果和/或酸奶。
C薯片类、椒盐脆饼干、玉米花和/或其他垃圾食品。
D甜食如巧克力,糕点和/或饼干。
3.每天膳食中有几份蔬菜和水果?
A我每天吃5份或更多的蔬菜和水果。
B我通常吃3或4份。
C通常我只吃1份。
D一般我每星期只吃几次水果和蔬菜。
4.你经常吃哪些奶制品?
A脱脂奶制品,如酸奶或去脂鲜奶。
B脱脂鲜牛奶,低脂酸奶和低脂干酪。
C低脂鲜奶,低脂奶油干酪和低脂冰激淋。
D全脂牛奶和冰激淋。
5.你常吃红色肉类吗?
A我从来不吃。
B每月吃1~2次。
C每星期吃几次。
D我每天吃红色肉类。
6.烹调时你用那种油脂呢?
A我尽量少用油。
B我通常用橄榄油或菜子油。
C我通常用黄油。
D我通常用猪油、火腿油或烧烤时滴下的油。
7.除了咖啡和茶水外,你经常喝什么?
A我基本喝白水。
B纯果汁,白水和低热量的可乐。
C含糖的饮料,运动饮料和果汁饮料。
D含糖的碳酸饮料和其他含糖的饮料。
8.外出就餐时,你通常点哪类菜品呢?
A主菜选烤、烧烤或蒸的菜品。
B面条配海鲜加蔬菜或番茄酱。
C烤牛肉、烤羊腿,猪排骨或意大利面条类加奶油沙司。
D肉汤和油炸食品。
9.你经常锻炼吗?
A多数日子我至少锻炼30~60分钟。
B每星期有几天我锻炼30分钟。
C每个月我锻炼几次,每次30分钟。
D我很少参加体力活动。
10.你常喝酒么?喝多少?
A我通常每星期喝1或2个单位的酒(1个酒单位=12克酒精)。
B每天喝1或2个单位的酒。
C我很少喝酒。
D通常我每天喝至少3个单位的酒。
11.你经常吃鱼和贝壳类海产品吗?
A我每星期至少吃两次鱼或贝壳类海产品。
B我通常每星期吃1次鱼或贝壳类海产品。
C我每个月吃少数几次鱼或贝壳类海产品。
D我很少或从来不吃鱼或贝壳类海产品。
12.你吃哪类家禽肉?
A去皮的鸡或火鸡肉。
B带皮的鸡或火鸡肉。
C我偶尔吃沾面包渣炸的鸡或火鸡肉。
D我经常吃鸡、鸭、鹅等的深色肉。
13.你吸烟吗?若吸烟?每天吸几支?
A我从不吸烟,或者,我已经戒烟超过8年。B我每天吸烟不超过5支。
C每天吸烟5~10支,或者吸雪茄5支。
D我每天吸烟超过10支。
测试结果:合计总分的结论和建议:
◎9~18分 祝贺你!你的生活方式很健康,值得骄傲,请你坚持下去。
◎19~27分 你做得很不错,但是你还能再改进。请制定实际可行的目标坚持下去。
◎28~50分 希望找出问题,加以改进,从而真正增强你和你家人的健康。
测试内容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生活百科知识库》
《CNKI生活百科知识库》是面向社会公众构建的集政策研学、思想道德建设、普法教育、全民健身、心理健康、科学普及、文学艺术等内容为一体的百科知识资源库,以公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核心,构建“多位一体”的精准化、主动化知识解决方案,满足老百姓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打造全面、权威、有效的知识服务平台。
pc端网址:https://shbk.cnki.net
移动端入口:
趣味问答: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 )代都市饮食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空前繁荣的景象。
A清
B明
C宋
D元
优秀案例征集
即日起至2022年1月10日,中国知网面向全国公共图书馆馆员及读者,征集关于《CNKI生活百科知识库》应用创新案例,主题涉及优秀使用场景、实际应用案例。我们将从中精选优秀的使用案例,一经采用将发放精美礼品一份。
投稿方式:发送邮件至zht14061@cnki.net
文件格式:word文档;文件命名:姓名+主题+联系方式
投稿要求:字数不少于300字
活动奖励: 一套“生活中的微知识”精美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