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躺玩手机
导致斜视?
这些不良习惯,你中招了吗?
侧躺玩手机的危害有哪些?
侧躺玩手机影响视力
侧躺玩手机是一种不良习惯。长期保持这种姿势,容易使靠近枕头一侧的眼部血管受到压迫,导致供血不足,时间一长就容易有“膨胀感”,可能会出现短时性的影像重叠和睫状肌痉挛。
同时,侧躺玩手机时,我们左右眼用眼不平均,长此以往会导致眼疲劳,造成暂时性单侧视力明显下降,左右眼睛视力偏差。
躺着玩手机时,我们的手机屏幕距离眼睛很近,人眼肌肉的调节力度会增大,所承受的压力更大,就容易产生各种不适症状。如容易引起计算机视觉综合征(Computer Vision Syndrome,CVS),常见症状为视力模糊、眼睛干涩和眼睛疲劳。
此外,不良的用眼习惯使眼睛长时间向内调节,眼睛调节失败就可能引起突发性的斜视。如果本身有近视,经常高强度、近距离用眼,一定要注意预防出现急性斜视。
侧躺玩手机对肩颈腰的损伤风险
当我们平躺在床上时,脊柱受到的压力最小,约为25%,而当我们侧躺时,身体的肩背、腰部与床的接触面积变小,在脏器的重力作用下,脊柱会向下弯曲、旋转,受力大幅上涨,约达到75%。长期侧躺玩手机,脊柱一直处于高压状态,可能会导致脊柱髓核往一侧隆起突出,导致脊柱侧弯,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间盘突出症还容易合并出现骶髂关节紊乱,表现为长期、慢性的腰腿痛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侧躺玩手机时,还会使得腰部、背部的肌肉被过度牵拉,处于紧张和疲劳的状态,长期下来也容易导致疼痛,这也就是不少人明明没有高强度的体力工作,却经常感到腰酸背疼的原因之一。
使用手机的正确姿势是什么?
看手机时,可将手机放在与视线平行位置,且手机与脸的距离要保持33~35厘米;屏幕不要太亮,尽量不要侧躺或俯卧状看手机,如果需要躺着看手机,可以用被子垫在手肘下面,这样对健康的影响最小。
图片来自人民网
另外,大家最好不要在黑暗环境中长时间使用手机。如果夜间需要使用手机,尽量将屏幕亮度调到最低,并将手机设置为夜间模式,字体调大,使用时间尽量不超过一个半小时。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
不良习惯还有哪些?
除了侧躺玩手机,生活中还有不少经常被我们忽略的不良习惯,以下这些,你中招了几条?
缺乏运动
经常不运动的人,机体免疫力及抗病能力下降,更容易感染疾病和病毒。长期不运动,机体对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尿酸等物质的代谢能力降低,导致血管内的“垃圾”逐渐积累,易形成粥样硬化斑块。
因此,建议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适当运动不仅能帮助清理血管垃圾,增强血管弹性,保持血管健康,还能加快新陈代谢、增强心肺功能、肌肉力量、改善身体各系统的调节能力,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跷二郎腿
不少人在坐着的时候,都会不自觉跷起二郎腿,还会不自主地抖动起来。但你知道吗?这种坐姿会使骨盆倾斜,脊柱的位置不正,身体侧腰的肌肉也时刻处于拉伸或紧绷的状态,长此以往容易产生腰肌劳损、脊柱侧弯等问题。另外,跷二郎腿还可能加重静脉曲张。当一条腿压着另一条腿时,会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加重静脉曲张,甚至可能诱发静脉血栓。同时,跷二郎腿时产生的压力压迫腘窝的神经,导致腿部和脚部肌肉出现麻木感。
简而言之,跷二郎腿危害属实不少,有这种习惯的朋友们一定要有意识控制自己,改掉坏习惯,保持良好的坐姿。
久坐
一般来说,如果坐下超过 3 个小时不动,就算久坐了。长期久坐可能会提高猝死风险!长期坐在电脑前不动,会影响下肢血运不畅,可能形成下肢静脉血栓,运动时血栓脱落,增加肺梗塞的风险,甚至可能导致猝死。
长期久坐也会影响血液循环,血液黏稠度增高,导致心脑供血不足,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风险。此外,久坐还会增加腰椎的负担,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风险,出现腰腿痛、行走不利等症状。
所以,建议大家在工作学习的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就站起来动一动,做下拉伸,或是走到窗边眺望一下远方,都是不错的放松方式。
喝水太少
当你感到口渴时,说明体内水的丢失量为体重的 1%,身体的机能已开始受到影响;当失水量达 2% 时,口渴明显,尿液、汗液、唾液减少,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栓形成,诱发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人体运动和行为会受到不良影响,并伴有压抑感和食欲降低;而当失水量达到 3%~6% 时,身体会很不舒服,出现皮肤干燥、声音嘶哑、心跳加快、血压下降、精神不振、全身软弱无力等症状;当失水量达到 6% 以上时,会出现血容量不足的表现,会出现休克、精神恍惚、昏迷等症状,如不及时补充水分的话有可能危及生命。
养成每天八杯水的习惯,给自己定个“喝水闹钟”,提醒自己及时补充水分,不仅能够促进新陈代谢,还能够提高免疫力哦!
上厕所玩手机或看书
大部分年轻人应该都是上厕所手机不离手的,可你知道吗,上厕所玩手机或看书,可能会导致痔疮!上厕所玩手机或者看书,会分散人的注意力,本来几分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结果半个多小时还没解决,使排泄物长时间憋在肛门口,或对血管产生刺激,产生瘀血,长时间会造成血液回流不畅、血栓,形成痔疮。
因此,在上厕所的过程中最好不要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可以不带手机或书本进入厕所,尽量不要久蹲,减少自己的“蹲坑时间”。
*以上科普知识来源自河南疾控、科普中国等
生活习惯
好书推荐
《如何戒掉坏习惯》
本书所要介绍的习惯终结术是为想要戒掉坏习惯的人们精心准备的一份指南。书中将坏习惯分为行动性习惯,身体性习惯,思考性习惯三大类,根据类别不同需要抓住的重点及对策也各不相同。作者强调在戒掉坏习惯的过程中,需要理解戒掉坏习惯的动机、需要遵守的三大原则、心灵力量的重要性以及“替换”的技巧等。戒掉坏习惯的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禁欲期,动力缺乏期,稳定期,倦怠期。书中针对每个阶段的特点和难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手把手教大家如何戒掉坏习惯。
《生活方式医学》
生活方式病是指由于人们衣、食、住、行、娱等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以及社会、经济、精神、文化各方面不良因素所导致的躯体或心理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本书介绍的生活方式医学,针对慢性病的成因,倡导加强日常习惯和行为的管理,包括规律的体育锻炼、保持理想的体重、良好的营养、缓解压力、不吸烟酗酒等,以及压力管理、社交支持和环境接触等方面,以非药物、非手术的方式作为达到疾病预防、逆转和康复的一线治疗手段。
《治未病——健康在细节里
(防患于未然的点点滴滴)》
本书主要分为四章,内容包括:中医对环境致病的认识、常见致病因素、日常生活中的防护、特殊职业的防护等。
《让眼睛亮起来——
保护眼睛的100个健康小知识》
目前,我国青少年眼部屈光不正问题日益突出,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加强近视防治知识的科普势在必行。本书主要内容有“揭秘近视那些事”“踏进误区要当心”“请让眼睛亮起来”“中医护眼如是说”4个篇章,旨在通过出版通俗易懂的科普读物,使读者认知青少年近视,知晓如何珍视眼睛、如何养护眼睛、如何避免陷入处理误区、如何正确防治,从而改变青少年用眼习惯,纠正屈光不正,降低视力下降发生率,让青少年远离近视,拥有健康,拥抱光明。
阅读方法:阅读以上书目,请登录“广阳区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依次点击“电子资源”—“书香广阳”,在跳转后的页面右上角搜索书名即可阅读。首次登录点击“试看”,输入手机号和验证码后可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