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气格外炎热,广阳区图书馆提醒读者和市民朋友们:三伏天注意防暑降温。下面就根据中日友好医院发布的信息,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高温对人体的危害,及时做好防护:
(一)怎么识别中暑
中暑是在高温、高湿和无风的环境条件下,出现以体温调节障碍,脱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的总称。
中暑一般表现为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严重的可出现体温高于40.5度以及多系统多器官损伤。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有以上症状的人一定要警惕。
(二)中暑的分类和处理
中暑可以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可以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热射病又分为经典型热射病和劳力型热射病。劳力型热射病就多见于酷暑下工作的农民工,上面的那个故事里提到的病人就是劳力型热射病。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大部分参与运动的肌群短暂性、间歇性痉挛发作,简单说就是出汗过多大量丢失电解质后造成的“抽筋”。救治措施是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或者静卧,口服补充盐水,盐水,盐水!严重病例可以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大家在三伏天也可以备一些口服补液盐和藿香正气水或者胶囊,以防不时之需。
热衰竭是指高温出汗后血容量不足造成的多汗、疲劳、乏力、眩晕、头痛、判断力减弱、恶心和呕吐,有时可有肌肉痉挛、起立坐起时眩晕和晕厥。救治原则就是迅速降温,输液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可以发展成热射病。
热射病是中暑最为严重的一种类型,死亡率很高,且存活患者中约有30%的患者可遗留神经系统及其他系统的后遗症,就是说即便活着也可能变成植物人。通常多见的劳力型热射病是由于运动或劳动产热过多而热量不能及时有效地散发而导致的。多见于士兵、运动员、民工等在高温高湿无风天气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时发病。
热射病的表现有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呕吐甚至是喷射性呕吐、抽搐、凝血障碍、肌肉酸痛和酱油色尿、低血压、低血钾等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等。
热射病的急救措施就是降温!降温!降温!降温的速度决定能不能活命和有没有残疾!这种病人一定要及!时!抢!救!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最有效的治疗就是预防!
连日高温,广阳区图书馆提醒读者和市民,高温天气,注意保护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