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消费者权益日丨消费者享有的合法权利,你知道多少?

近日,有网友发现海底捞不让自带食物了。海底捞北京某门店客服称“出于对食材管理和安全用餐的一个考虑,公司2月21日起通知严格执行谢绝自带食材”。

这则消息也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有人认为禁止自带食物可以保证食品安全,餐饮店也需要盈利;但也有人认为该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天价菜单”的报道屡见不鲜;举办购物活动的商家往往宣称自己有最终解释权;人们对影院、餐馆、KTV等场所禁带酒水、食品的规定也已司空见惯。

你是否意识到,自己遭遇了不公平对待?当你的权益受到侵害,该怎样对不良商家说“不”?

一年一度的消费者权益日拉开帷幕,对于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好像越来越重视,你了解它吗?

消费者权益日是什么?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是由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于1983年确定,为的是保障消费者权益。让消费者有权获得安全保障;有权获得正确资料;有权自由决定选择;有权提出消费意见。1984年中国消费者协会成立,于三年后中国正式加入国际消费者协会。

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民法通则》等法律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主要享有以下权利: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权、获得知识权、人格尊严权和监督举报权。

常见的霸王条款有哪些?

快递篇:“先签后验收” “因节假日造成的延误,承运人不承担责任” “超过30天不提货者,本公司有权自行处理” “易腐烂物品在途中损坏、腐烂,本公司概不赔偿”等

餐饮篇:“本店谢绝自带酒水” “禁止携带外来食品进入” “包间设置最低消费” “消毒餐具需消费”等

购物篇:“存包丢失概不负责” “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商家所有” “买一送一,特价商品不包退换” “售出商品,概不退换” “打折商品不退不换”等

维权热线有哪些?

城市管理热线12319

消费者投诉电话12315

价格投诉举报电话12358

全国纪检监察举报12388

侵权盗版举报电话12390

图书推荐

1

《亲身体尝——互联网思维下的消费者保护》

所谓亲身体尝,是指日用消费品生产者的主要相关利益获利人在日常消费中应主要使用该生产者生产的日用消费品,通过自证的方式向社会大众公示其履行了本法规定的亲身体尝的义务。本书两位作者以独创性思维以现代法理为依据,恰当运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中国传统观念,得出生产者亲身体尝是取信于消费者的最为朴素的方法,可从源头保证食品等日用消费品的产品质量,相应增强生产者及其主要相关利益获利人的道德责任心。同时该法强化了互联网在法律执行中的作用。    

2

《WTO体制下消费者知情权保护问题研究——以食品标签为视角》

随着国际社会消费者保护浪潮的兴起,各国日益重视消费者知情权保护问题。这一趋势在食品领域的表现尤为突出,一些国家开始以消费者知情权保护为理由进行食品标签立法。而这些以消费者知情权保护为目的的食品标签措施对国际贸易自由造成影响。如何协调消费者知情权保护和贸易自由之间的关系成为世界贸易组织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本书从美国金枪鱼II案和美国COOL案等WTO具体案件出发,分析了WTO体制下保护消费者知情权保护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解决建议。 

3

《消费者权益法律法规》

本书精选了消费者权益法律法规。但有部分法律法规有些条款不适应当下情况了,却没有颁布新的,我们又不能擅自改动,只得保留原有条款,但附录却有相应的补充修改意见或通知等。众多法律法规根据不同内容和受众特点,经过归类组合,优化配套。整套普法读本非常全面系统,具有很强的学习性、实用性和指导性,非常适合用于广大农村和城乡普法学习教育与实践指导。

4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本书通过消费者权利、经营者义务、国家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等几个层面展开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治教育内容。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第三章消费者权利、第四章经营者及其义务、第五章国家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第六章消费者组织、第七章消费争议的解决、第八章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法律责任、第九章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特殊制度和第十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与其他法律规范的关系。本书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类书籍的重要组成部分。

5

《我国电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以民事权利保护为中心》

近年来,电信行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最快行业的同时,也成为遭受批评、投诉最多的行业。电信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电信消费者的权益没有得到同步的重视和尊重。本文以现代电信环境下消费者权益难以保障的现实状况为切入点,提出构建“电信消费者”概念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厘清了电信消费中涉及的三方主体的法律关系,为追究侵权责任明确了责任主体;重点讨论了电信消费者频繁被侵犯的几种民事权利类型,及其被侵害的具体形式、原因;针对电信领域消费者民事权利被侵害的现状与问题,分别“对症下药”,提出完善电信消费者民事权利保护的对策建议。全书以解决实务问题为初衷,兼顾理论与实践,既有立法论层面的建言献策,也有解释论层面的剖析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