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故事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大漠,黄沙,骆驼,银铃,这些独特的意象构成我们对西部的认知。在那里,有古时传来的金戈铁马,有丝绸之路上的传奇故事,西部以它独特的风光,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本套书单将带您走进西部,聆听西部故事。
01
《西部:偏远省份的文学写作》
作者:[中] 韩子勇
西部观念中的一个重要要素是“大”,这是一种规格或品格性的东西。它不仅是指人文的稀少与地域的辽阔,它更是一种大气、一种俯视、一种独一无二的自然精神。它在各个方面都是极大的,甚至在细节方面也要求一种大的尺度,要求一种简单的笨重。
这是一种相当重要的观念,非常醒目地投射在文学的创造上,它可能失之于简陋,失之于枯燥,失之于空洞,但却不会失之于格局的琐碎和狭小。在许多民族的西部观念中,这种“大”也可以勉强算一个通例。
02
《西极》
作者:[中] 李凌
请原谅我的某种乡土主义和自恋,我认为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至少要抵达一个地方,是那种一辈子都让人难以割舍的地方。所幸的是,我有了这样两个让我难以割舍的地方,一个是原本的故乡,另一个就是我现在生活的新疆。我们的肉体已经无法返回原初故乡,我们更需要抵达的是一个生存和精神的“双重”故乡。伊犁作为新疆的一个地域,作为我生存的第二故乡,这里灿烂而又深邃的光芒时刻都照耀着我,这里饱满的蓝天、清新的空气、巍峨的天山,纯净的雪,清澈的水,充盈的花香和果香,已经深入我的血脉,伊犁的气息其实就是我们自己的气息。
03
《马背上的西域》
作者:[中] 王族
喀纳斯是一个高山湖泊,流淌着像乳汁一样的湖水。人们赋予它很多传说,它在更高的精神层面满足着人们对美的渴求。曾有人说:它的存在证明着人类过去无比美好的栖息地。
三道海子的自然景象之神秘和遥远,让人发古幽思,对人类的由来和自然万物有了种种冥想。在三道海子不远处的卡增达坂,就是成吉思汗当年屯兵休养的地方。当他从这里出发,长矛直指欧亚,世界便惊呼:上帝之鞭出现了!
04
《丝绸之路上的使者》
作者:[中] 徐兆寿
长长的商队走过平原,步伐坚定,银铃奏鸣。他们不再追求荣耀和收获,不再从棕榈树环绕的水井中求得平安。詹姆斯·艾尔罗伊·弗莱克在自己的诗作《通向萨马尔罕的金色旅程》中,描绘了一幅通商之路上意境深远的动人景观:古道悠悠,一条道路将整个世界展开;瀚海茫茫,一片沙碛将所有的命运隐藏。叮当,叮当,驼铃声正在久远的丝绸古道上响起,无数人正踏着满地苍茫,走向远方。
05
《锦程》
作者:[中] 赵丰
你听说过 “塞里斯”这个国家吗?这是古代西方人对中国的称呼,意思是,丝绸之国。公元前的某一天,古罗马的恺撒大帝,穿着一件丝绸长袍出现在了剧场里。在场的人一看,都禁不住惊叹起来,因为他们一直只穿粗布麻衣,从来没见过这么美丽的布料。
很快,丝绸就成了古罗马上层社会的奢侈品,贵族们不惜花大量黄金,争相购买。而那个出产丝绸的东方国家,也给了他们无限的想象。
06
《丝绸之路》
作者:斯文·赫定
驱车横断戈壁,在某种程度上是单调乏味的,可更有难于言表的魅力。每到晚上,或枕清泉而宿,或伴营火而眠。夜来在铺在地上的睡袋里做做美梦,早晚可以呼吸新鲜空气。从一处营地到另一处营地,无论是沙漠或是草原,日复一日展现的都是平淡而又荒凉的景观。
可是,从来没有人厌倦过,而且还永远不会感到满足。凡是到过沙漠的人,总是渴望能旧地重游。这广袤无垠的大地,如同大海一般,使人就像着了魔一样地迷恋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