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胆荆轲刺秦王
每日一学
在春秋战国时期,有四位著名的刺客,他们分别是专诸、聂政、豫让、荆轲,其中专诸是周朝吴国人,剩下三人则是春群战国时期不同年代生人。
这四人的名声和刺杀经历本是相差无几,但在古代历史背景和现代艺术作品的双重影响之下,荆轲逐渐被人们称为四大刺客之首。
而相比其他三人,荆轲的目标,则是华夏大地的首位皇帝,被后世华夏子孙称之“华夏祖龙”的秦始皇——嬴政。
荆轲的那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更是直接成为壮士为大义而牺牲的标志代表。
那么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一起走进今天的每日一学来了解吧!
故事阅读
秦国灭赵后,兵锋直指燕国南界,太子丹震惧,决定派荆轲入秦行刺秦王。荆轲献计太子丹,拟以秦国叛将樊於期之头及燕督亢地图进献秦王,相机行刺。太子丹不忍杀樊於期,荆轲只好私见樊於期,告以实情,樊於期为成全荆轲而自刎。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
荆轲捧着樊於期的人头,秦舞阳捧着地图匣子,按次序进宫。结果到了殿前的台阶下,秦舞阳却腿软了,脸色也变了。秦国大臣对此感到奇怪,荆轲便替秦舞阳打圆场道:“北方粗鄙地区的野蛮人,没拜见过天子,所以有些害怕。还希望大王能够原谅他。
秦始皇也没计较,命荆轲把秦舞阳带的地图拿上来。荆轲拿着地图送给秦始皇,在地图即将全部打开时,匕首露了出来。荆轲左手抓着秦王衣袖,右手拿着匕首就向秦始皇刺去。秦始皇也没想到有人胆敢刺驾,所以瞬间慌乱了起来。之后,秦始皇挣扎着站了起来,扯断衣袖,摆脱了荆轲。
秦始皇本想拔剑抵挡荆轲,但由于佩剑太长,一时无法拔出来,所以就握住了剑鞘。荆轲追着秦始皇在朝堂乱跑,大臣们乱作一团。就在这个时候,秦始皇的医官夏无且(jū)用手里的药袋砸向荆轲,给秦始皇拖延了少许时间。大臣趁机大喊:“大王负剑于背”,“大王负剑于背”。
秦始皇趁机抽出佩剑,砍断了荆轲的左大腿。荆轲倒下后,举起匕首,投击秦王,但没有击中,击中了柱子。秦始皇又连砍了荆轲八剑,荆轲靠着柱子笑骂:“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历史人物
荆轲
荆轲(?—公元前227年),姜姓,庆氏(古时“荆”、“庆”音近),字次非 ,战国末期卫国人,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庆封的后代,战国时期著名刺客,也称庆卿、荆卿、庆轲。
公元前227年,荆轲刺秦王不中,被秦王拔剑击成重伤后为秦侍卫所杀。
秦王嬴政
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 ,名政(一说名“正”),又称赵政、祖龙,也有吕政一说(详见“人物争议-姓名之争”目录)。秦庄襄王和赵姬之子。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之后,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遂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同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但是到了晚年,秦始皇求仙梦想长生,苛政虐民,扼杀民智,动摇了秦朝统治的根基。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邢台沙丘。
秦始皇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 ,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
漫画阅读
扫描二维码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