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你一句春不晚,我就到了真江南。
【书籍信息】
书名:《望江南》
作者:[中] 王旭烽
杭家的忠仆们不能理解主人,既然连茶山都送给国家了,为什么又要与人合办一个私有的股份公司呢?杭嘉和不能把什么话都跟他们说,种地这事儿,是个农民都会种,倒是地主占着地只收租。做事业可不一样,要懂现代技术,会管理,有投资买原材料的资金,所以工厂是不能分给工人的,否则就分没了。在说国家也不能没有实业,特别是此刻,百废待兴,需要茶来换外汇呢,所以爱国的实业家,国家是欢迎的。
这段话来自《望江南》,作者王旭烽,浙江农林大学教授、茶文化学科带头人,茶学与茶文化学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作家,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得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浙江省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国家首批“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浙江省中青年科技突出成就获得者,四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980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迄今共发表约1000多万字作品,作品涵盖小说、散文、戏曲、话剧、随笔等。
《望江南》以共和国历史和西湖制茶大家杭氏家族变迁史为双重线索,呈现了一座城内的江南百景图与一杯茶里的山河故人情。跟着《望江南》,你会发现一个地道的“杭州”,这里面的历史事件、建筑景点、茶叶器皿、制茶工艺等文化知识都有据可考。书中不仅有国家历史脉搏和民族变迁,还有氏族家庭生活与情感纠葛,更有种茶、采茶、制茶、泡茶等茶叶制作工艺。整部小说内容更详尽,情感充沛,融历史、政治、经济、伦理、文化、民俗风情于“茶叶”这个江南文化的审美符号之中。读后不仅可以深化中国历史知识、感受江南风土人情、参悟做人做事的恒常道理,还可以了解更多的茶文化知识。
王旭烽沉潜26年的最新著作,以西子湖畔茶叶世家杭府的兴衰变革串连起新中国建国前后波诡云谲的政治局势和社会更迭,其中涉及国共之争、整风运动、大跃进、“文革”等重大历史事件。作者巧妙地将真实历史场景与虚构叙事空间交织重叠,让真实历史人物和小说人物一同还原历史。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既呈现了丰富的人物群像,又让读者在似真似幻的境界里体会动荡年代里那些恒久不变的爱与信念。
小说生动地呈现了1945—1964年间江南地区百姓纷繁复杂的日常生活,同时用小家庭的春秋变化展现出大家国的历史脉搏,既写家事,也写国事。以“茶”为视角,力图揭示在风云变幻中依然延续、守恒的中华民族传统和 “精行俭德”的茶人精神,以及内敛、自省、宽容而又有弹性的中国文化气质,可谓既写茶,也写人。茶叶与杭氏家族一同经历世事变迁,在风雨中飘摇而不倒,靠的就是这种守恒的文化精神。一片茶叶,见证了世纪风云里的个人史、家族史、民族史。
作者以清新婉丽的笔调、严谨明达的史识,书写时代风云、江南史影、茶叶兴衰和茶人情致,把江南百姓生活和民族变迁写得生动有趣,又荡气回肠,成就了一部既现实又浪漫,既富历史性又有现代性的江南叙事长卷。
本期推荐图书《望江南》,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好书项目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