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康中兴
周室中兴焉
任贤使能
“中兴”一词出自《诗经·大雅·烝民序》:“任贤使能,周室中兴焉。”用来指王朝中期衰亡以后,经过治理重新兴盛。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中兴”有:汉朝的昭宣中兴、光武中兴,唐朝的元和中兴、会昌中兴,明朝的弘治中兴等等。但如果问中国古代第一个“中兴”是哪个?却几乎没人知道,答案应当是“少康中兴”。
故事背景
少康(前1972年~前1912年)是中国夏朝的第六代君主,其父姒相被敌对的寒浞派人杀死。
少康是遗腹子,凭借个人魅力,得到有仍氏、有虞氏的帮助,广施德政,而得到夏后氏遗民的拥护。
经过周密的策划,少康通过用间、行刺等手段,以弱胜强,最终战胜寒浞父子,中兴夏朝。
历史人物
少康
少康(生卒年不详),姒姓,有仍(今山东省金乡县)人,姒相之子,夏朝第六代君主。
少康的伯祖夏王太康在东夷有穷氏首领后羿叛乱下失国,少康的父亲相被寒浞所杀。少康是相的遗腹子,长大后于有仍氏任牧正,又逃至虞国(今河南省虞城县)任庖正,虞国君主虞思将其女二姚许配于少康,帮助少康积极争取夏后氏遗民。少康志在复国,派间谍女艾于浇,在同姓部落斟灌氏与斟鄩氏的帮助下,与夏后氏遗臣伯靡等人合力,攻灭寒浞,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姒少康大有作为,使夏朝的国力大大增强,史称“少康中兴”。
寒浞
寒浞(约前2013年-约前1933年),妘姓,名浞(zhuó)。夏朝时期的篡位君主,只是因为他的名声不好,以孔子的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历史把他排斥在帝王之外。
他早年任东夷有穷氏部落首领后羿的相,后羿以夏君太康不恤国事趁虚而入,“因夏民以代夏政”,夺得了夏朝政权,史称太康失国。
后羿执政8年,不修民事,寒浞趁机杀死后羿,夺取有穷氏大权。寒浞二十八年,寒浞消灭了偏安在斟鄩的夏朝残余势力姒相,使自太康失国以来长期分裂的中原北方地区重新统一。
寒浞晚年骄奢淫逸,不修政事,最后死于姒相之子少康的复国之战中。
姒相
相(生卒年不详),姒姓,夏后氏,斟鄩(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夏朝第五代君主,中康之子,少康之父。
诸侯有穷氏的后羿把持夏朝政权,立了中康为傀儡,中康死后,相即位,《竹书纪年》记载相在位第一年攻淮夷,第二年攻风夷和黄夷,第七年于夷来访。后羿称王之后,相流亡并依附同姓诸侯斟鄩氏。后羿后来被其宰相寒浞所杀,寒浞派兵灭斟灌氏及斟鄩氏,杀了相。
评价反思
自启杀益夺得王权,并通过甘之战挫败反对者建立夏王朝后,又经太康、仲康、相、少康等四世,约略近百年的时间,多次运用战争手段,才确立了夏后氏的统治。
在这过程中,军事斗争的成败,重要原因在于能否得到人民的拥护。
太康失国,是因为他“盘于游田,不恤民事”;寒浞代夏,是因为后羿“不修民事而淫于原兽”;寒浞灭亡,是因为他“恃其谗慝诈伪而不德于民”。而少康能中兴,也在于他立足纶邑后,“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 。
政治上,重视人的因素,军事上,重视谋略,这是少康能以弱胜强、重建夏后氏统治的重要原因。
漫画阅读
扫描二维码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