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一个心态好的人,他是乐观向上的,朝气蓬勃的,而一个心理低迷的人,总是容易陷入无边无际的悲观情绪中,这不仅是心理层面的负担,时间久了,还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疗心,也是疗身。阅读本套书单,在书中与心理医生交谈,或者与美好的童话世界握手,让童年给你力量。关注心理健康,让我们一起“向阳生长”。
01
《有些未来我不想去》
作者:[中] 钱佳楠
美国作家阿兰·葛甘纳斯来工作坊给我们开课,说人生的悖论之一就是,你们那么年轻,却很着急,像我这么大年纪了,却一点也不着急。他七十多了,温文尔雅,侃侃而谈,慷慨地把时间分配给我们这些毛毛躁躁的年轻作家。
和猫仔聊完之后我回想自己,突然感慨,我真是会说别人,不会说自己。
苦、累,甚至转换语言带给自己的挑战和对于未来的恐惧也不过只是每个人在每一个人生关口都会有的感受。
02
《过好一个你说了不算的人生》
本书作者:张沛超
一个家庭、单位,好像就是一个结一样。说得好听一点,这可以给人提供一个安全网。说得难听一点,就是把人束缚住。我们现在努力地站在一个尽量不偏不倚的角度,来理解传统对于家庭的塑形作用。如果我们要谈自在,需要处理的问题是:有没有可能在家庭当中获得自在?
每年有一个时间段,对于像我这样的咨询师而言,是相对比较多应激的时候,那就是春节前后。哪怕你平时是在家之外生活,但是在春节的时候,由于一种传统的力量,还是会被牵入家庭当中。如果你本身就是希望在家庭之外寻找自在,春节期间可能会非常不自在。
03
《一个雪球滚下坡》
作者:李少白 著 / 蔡皋 绘
在蔡先生笔下,不要说大象、山羊、河马、长颈鹿、小狗、小熊全都赋予了稚拙的生命,哪怕像蜈蚣、老鼠这些动物,全都褪却了所有成人先入为主的观念和经验,一切只有“趣与美”,无关“毒和脏”。
沈从文先生想建一个希腊艺术的“小庙”,用以供奉人性之美。李少白与蔡皋都是湖南和中国儿童文学及儿童绘画界的老一辈艺术大家,他们都已年逾古稀,却始终为儿童建造美的世界,就像沈先生所建的那座“小庙”。
04
《风来跳支舞》
作者:[中] 宋庆莲
安果果身穿黄色的小棉袄,蹲在火塘边,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锅里的两个鸡腿,突然,他听见了一阵“呼哧呼哧”的声音,那是柴火在在燃烧时发出的声音,土家族的人管这叫“火笑声”。老人们说,要是听见火笑声,就说明家里要来客人啦!
果果欢快地拍起手来,他最喜欢来客人了,因为只要有人来做客,他就可以吃到很多平时吃不到的好东西。姐姐米米常常笑他是个“贪吃鬼”。果果娘看着小儿子这幅憨样,也忍不住笑出了声说:“你看,我家果果真是好吃,长得跟个小猪崽似的,头齐尾齐的,好养活呢!”
05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作者:罗伯特·戴博德
心理咨询向来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都得出于自愿。所以这就意味着,只有当你是为自己而不是为取悦朋友们才想咨询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合作。如果我们约定要合作,就需要拟一个合同,咨询结束时,我会把收据寄给你。你看,这并不是钱的问题。为咨询负责的只能是你,而不是其他任何人。"
蛤蟆的脑子急速运转。虽然没完全理解这一番话的意味,但他意识到一件事:他得为自己的咨询担起责任来。
06
《生活无法逃避,但你可以选择》
作者:[中] 半山
年轻意味着一个人需要从各种事物中去寻找存在感,追星也好,娱乐至死也好,恋爱也好,各种工作、各种爱好轮番把玩也好,不断地萌生出各种想法也好,半途而废也好,文艺、愤青也好,固执狂妄也好,徘徊迷茫也好……
这些皆是为了品尝存在感给予自己的各种滋味,各种滋味攒够了,才能做到尝百味而知其一味,这一味才是自己的本质,这一味才是自己存在的意义,唯有这一味才值得自己义无反顾。年轻不过是人生的一段过程,切忌在这个过程之中乱认了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