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始祖五帝传
汤武革命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革命是什么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汤武革命。这次远古革命极其精彩,被一代代的人称颂不已。其中诞生了很多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有夏桀王、商汤王、伊尹等等。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起来读今天的电子书——《汤武革命》吧!
汤武革命
夏朝末年,在夏桀的统治下,夏朝已经纲纪败坏、民不聊生,这对于社会各界而言,已经不愿意让夏桀统治,可他又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的领袖。
这样一来,桀作为统治者,有着全国的一切资源,所以人们都敢怒不敢言,只得任其处置。
一个人活不下去或许对社会没什么大影响,但大多数人活不下去,那就不同了。因为一个人的力量与夏朝的政权抵抗是不可能的,可是一群人团结起来,那就是一支队伍,都拿上武器,那就是一支军队,就有了战斗力。
而商汤就做到了团结各路不愿意接受夏桀统治的诸侯和人民,组成联军反抗夏桀的暴政,成就史上第一次革命。
中国古代把改朝换代说成是天命的变革,所以称为“革命”。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武力改朝换代,成汤通过“伐谋”、“伐交”、“伐兵”、“用间”,最终取得战争速胜。这对后世战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构建,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历史人物
在这次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武力革命中,也诞生了许许多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名人,他们有的英明能干,有的足智多谋,有的贪图享乐,他们的故事可谓是精彩纷呈,一起来了解。
商汤
商汤原是夏朝方国商国的君主,在伊尹、仲虺等人的辅助下陆续灭掉邻近的葛国(今河南商丘宁陵)以及夏朝的方国韦(今河南滑县,即后来大彭)、顾(在今河南范县)、昆吾(在今河南许昌)等,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成为当时的强国,而后作《汤誓》,与桀大战于鸣条(今河南封丘东),最终灭夏。经过三千诸侯大会,汤被推举为天子,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西南),国号为“商”。吸取夏朝灭亡的教训,发布《汤诰》,要求臣属“有功于民,勤力乃事”,否则“大罚殛汝”。注意“以宽治民”,对于夏国的遗民,允许保留“夏社”,册封大禹后人。统治期间,阶级矛盾缓和,政权较为稳定,国力日益强盛。《诗·商颂·殷武》称:“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
商汤为商国君主17年,建立商朝后称王在位12年。百岁而崩,庙号商太祖,因其长子太丁早逝,由次子外丙继位。葬处据传有六处,说法最多的是在今河南商丘北面。
伊尹
伊尹,己姓,伊氏,名挚,一说为空桑人(今河南省杞县葛岗镇空桑村),二说为有莘国(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有莘国),还有说法出生于伊水,史籍记载生于洛阳伊川 ,商朝开国元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
聪明颖慧,勤学上进,耕作于有莘国。经过成汤三聘之后,担任右相,联合仲虺辅佐商汤打败夏桀。商朝建立后。担任尹(相当于秦朝时期的丞相),用“以鼎调羹”“调和五味”的理论治理天下。积极整顿吏治,洞察民心国情,推动经济繁荣、政治清明。历事成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君主,尊号“阿衡”,辅政五十余年,为商朝兴盛富强立下汗马功劳。
沃丁八年(前1550年)、去世,卒年100岁,以天子之礼陪葬于亳都(今河南省商丘市)。奉祀为“商元圣”,甲骨文中有“大乙(即商汤)和伊尹并祀”的记载。
桀
桀,又称癸、履癸。夏朝末代君主。发之子。相传桀有才力,性暴虐,嗜酒好声色。即位后都于斟鄩(今河南巩义西南,一说山东潍坊东北)。伐有施氏(今山东滕州),得美女妹喜,宠之。殚百姓之财,建倾宫,修瑶台。民不堪其苦,常指太阳而咒:“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会诸侯于有仍 (今山东济宁南),有缗氏(今山东金乡)叛,随即攻灭之。以后诸侯叛者更多。大臣关龙逄、太史终古劝谏。他杀关龙逄,终古奔商。商汤乘机伐夏,战于鸣条(今河南封丘东,一说今山西夏县西)。他败走,被放逐于南巢(今安徽巢湖市西南)而死,夏朝灭亡。
漫画阅读
扫描二维码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