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语】
改善免疫力,提高生命力。
【书籍信息】
书名:《活出健康——免疫力就是好医生》
作者:王贵强、王立祥、张文宏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类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是一部人类不断认识自然规律、掌握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并不断战胜传染病的“战疫”史。
对于疫苗和传染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毒攻毒”进行理解,就是把活的或者死的病毒提供给人体,让人体的免疫系统记住这个家伙的样子,以后一旦这个家伙再次出现,人体的免疫系统就会对它发动精准攻击,不致被狡猾的病毒伤害。
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传染病是免疫学对于人类最大的贡献,例如狂犬病是一种发病后病死率几乎为100%的可怕传染病,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被狗咬了,那么这个人一般会在第一时间去指定医院或者疾控中心按照规范程序注射狂犬病疫苗,之后他就安心回家休息了,基本不会担心发生狂犬病了。
如果回到1600多年前的中国古代,那个时候被疯狗咬了人可怎么办呀?毕竟在那个时代,既找不到定点医院,也找不到疾控中心,更没有狂犬病疫苗可供接种。难道在那个年代被疯狗咬过的人,就只能消极等死吗?
在我国晋代,一位名叫葛洪的中医名家写了一本名为《肘后备急方》的中医方剂著作。在《肘后备急方》中,记录了几十种被疯狗咬伤以后的治疗方法,其中一种就是将咬人的疯狗打死,取出脑子,涂抹在伤者的伤口上。这疯狗的脑子就是最原始的“疫苗”了。
在疯狗的脑子和唾液腺中,都存在着狂犬病毒。唾液腺中营养条件很差,口腔的温度不如脑子里稳定,而且经常与外界食物等接触,病毒的复制过程容易被打扰,所以繁殖速度慢,病毒毒性强。
中枢神经系统中,由于脑血屏障的存在,病毒很少会受到免疫系统及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的打扰,而且温度更加稳定、营养更加充足,病毒繁殖速度很快,更容易出现变异而毒力减弱的毒株,成为天然的减毒活疫苗。使用疯狗的脑子涂抹伤口,就是一种原始疫苗的免疫接种过程。
19世纪80年代,路易·巴斯德利用同样的原理,将疯狗打死,从狗脑子中取得狂犬病毒。但他并不是直接使用这个减毒活疫苗,而是将疯狗的脑子注入兔子的脑子里,让狂犬病毒进一步增殖,待兔子发病后再取出其脑组织,注入健康兔子的脑子里,连续传6只兔子以后,兔子便不再因为狂犬病而死亡,此时取兔子的脑组织制成狂犬病疫苗,就是狂犬病的减毒活疫苗了。
这种巴斯德发明的狂犬病减毒活疫苗也被称为巴氏疫苗,一直被用于预防狂犬病,直到21世纪初被灭活疫苗所取代。巴氏疫苗拯救了数量庞大的被狗咬伤的患者的生命,为人类防控狂犬病的流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晋代医家葛洪利用疫苗减毒的原理并付诸实践,与巴斯德的巴氏疫苗只有6只兔子的距离,但这6只兔子整整走了1500年。
在营养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各种营养素只要能够从日常饮食中获得,就不建议吃保健品进行补充。举个例子,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维生素C的每日推荐摄入量为100mg,吃一个250g左右的水果,如猕猴桃、橘子等就基本上能够满足需求,此时就不需要额外吃保健品进行补充。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即便想额外多补充些维生素C,每天吃两个水果就足够了。
有些老人或者是有基础疾病的人,可能因为不敢吃或不能吃水果而想用吃保健品的方法来补充,但是您一定要明白,保健品中虽然含有足够剂量的维生素C,但其营养价值绝对不如吃自然水果好。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对于各种营养素,最为推荐的还是通过饮食补充。只有在通过饮食无法摄入足量营养素的前提下,再去吃保健品才有意义。
这里提及的维生素C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营养素,因为很多研究认为高剂量的维生素C能帮助人们对抗流行性感冒,那么能否在吃饭之余额外补充一些高剂量的维生素C进一步增强免疫力呢?
建议如果您是一个健康人,短期内额外补充大剂量维生素C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您患有一些慢性疾病,就要询问主管医生自己能否补充大量维生素C。
总体来说,只要是药物,包括保健食品,都不同于正常饮食。药物服用时间长了、剂量大了,就可能影响身体健康,这就是医生一直强调要慎重选择保健品,最好在医生或者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选择保健品的原因。
我国对于保健品的定义是具有某些保健功能,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一类食品。既然不是药品,就不要指望保健品能够治病,也不要指望保健品拥有神奇的作用,保健品的作用是补充膳食的不足,但大家在服用的时候不要一次补得太多,以免损伤身体。
本文节选自《活出健康——免疫力就是好医生》。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免疫力每天都在保护着我们,但这个“力”却有大小之分,有强弱之分,如何在正常的范围内增强免疫力,让它成为我们每个人最值得信赖的健康防线,这才是保持健康的关键!与其防线失守,被动依赖于医生,不如强化防线,主动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