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周四新书 | 政法菁谈之《京城陪审故事》

李玉华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价值不在于你摆平多少人,

而是体现在你帮助多少人。

人民陪审员被誉为公民在法院中的“耳朵”和“眼睛”,是“不穿法袍的法官”。在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的一种直接形式。它是为了使法官的法律专业逻辑,不偏离社会的大众生活逻辑太远,使得司法接地气。同时,也是为了使司法能被群众所掌握、理解和接受。今天这本书,就将以北京市人民法院陪审员群体的工作生活为素材,集中反映诸多活跃在审判一线的陪审员们在多年陪审过程中的感悟和经验。

书中记录的陪审员中,有胡同里热心调解的大妈、有放弃金融企业高薪返聘的银发老人、有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骨干、有刚刚工作充满活力的年轻人、有积极参审的爱国将门之后、有认真履职的人大代表、有敢于直言不要报酬的政协委员……每个陪审员都是有故事的,陪审的每一个案件也是有故事的。每一位陪审员辛勤工作的背后,都饱含着他们对于这份职业的尊重与热爱,他们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也不断总结和完善陪审员制度中的问题和经验,通过他们的努力,不断反映和推动着我国司法制度改革进程中的点滴进步。

长按识别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