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现场直击】我们的一天

我们来自广阳区公共图书馆和群众艺术馆,平时只是普普通通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面对这一波突发的疫情,我们响应广阳区委、区政府的号召,与局机关工作人员一起组成专职工作队,负责新开路街办处核酸检测采集样本的转运工作。

上面三位就是这里所说的“我们”。

样本转运工作从2022年3月17日开始,“两馆”工作组分包新开路林园里、同顺里、世纪花园、6916和国际花园5个社区,其中包括21个采样点、10个封控单元。每天下午全员核酸检测开始后,我们就巡回于各个社区之间收集样本,分批往返于市区和开发区之间实施转运,保证了采样与检测同步开展。工作开始时间早则下午1点,晚则3点,每天工作时间最短6小时、最长10小时,日均转运核酸样本1.6万余份。

转运核酸检测样本具有感染病毒的风险,所以出发前要穿好防护服,发套、口罩、防护服、鞋套、手套、面罩,一样都不能少。第一次穿防护服,郑重地写上了工作单位和姓名,心里着实有点小激动,也就这一次吧,再后来,就懒得写了……穿上这身行头,才深切体会到连续6到10个小时,不吃不喝,不能上厕所的感受。害怕晴天,一活动就是一身汗,坐到车里还是一身汗,晚上降温,湿衣服贴肉,那叫一个难受……

出发后逐个联系分包社区,采集一批结一批,按照居民大筛和重点管控两类人群,分别登记采样管数和采样人数,重点管控人群样本还要登记系统上传的批次号段,上报给检测机构。

收集好的样本要打包封存、酒精消杀,分类放在车辆后备箱内。

每批次转运用时约2小时左右,一次收集完毕,立即驱车送往诺道中科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进行登记检测,每天要往返市区和开发区3至5次,才能全部完成转运任务。

这就是开发区诺道中科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的入口。

这栋楼的一层是检测普通居民大筛样本的地方,进去是个大厅,工作人员在里面登记、插盘、整理、送检。

这栋楼房的四层是重点管控人员样本检测的地方,这里接收样本的流程比较严格,需要在现场逐一插盘清点数量,送检数与实际清点数一致方可交付,事关重点人群的检测,马虎不得啊。检测人员忙不过来的时候,会要求送检人员帮忙插盘,我就被抓过“壮丁”。

我们组碰到过几次送检数与清点数不一致的情况,真的很上火,因为几个社区的送检样本混在了一起,无法确定问题出在哪里。这时候,需要靠经验和逻辑进行分析判断,初步确定最大可能,再通过核对单子、挨个给社区打电话重新审核确认,直至找出问题所在,最终“账实相符”方才罢了。最晚那次凌晨2点多才收工,就是因为统计数据出现偏差,来回折腾好几次才解决。这还不是最晚的,某天晚上送检时碰到区财政局的一位兄弟聊了几句,他们分包的街办处管控人员很多,因为检测速度慢,有一天竟然干到凌晨5点半!

分别在一楼和四楼进行登记、核对后,一次样本送检才算结束,如此往复。

一次送检结束后,需要将回单拍照并发送到送检群中,由专人进行统计上报,全区随时通报、调度各个街道和乡镇的进度。

黄昏时分到达的几个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还在统计数据,一派忙碌的景象。快餐盒饭整齐地码在角落里也顾不上吃,估计等吃的时候也凉了。疫情期间社区工作者辛苦啊,吃住在单位快连轴转了,十几个人服务着几千居民,组织核酸检测的同时,还得落实各项防疫措施、保障居民生活、协调各种事宜、处理各种矛盾,难呐……

每天最晚一个取走样本的社区。因为是个封控小区,社区人员都不许随便入内的,必需抽调专门的医疗队伍入户做核酸检测,由于医务人员紧缺,医生们需要在其它地方忙完才能转战这里。白衣天使、最美逆行者……多么华丽的赞美之词送给他们都不过分!

3月20日,我们迎来了两位志愿者——穆生晨和宁致骞,两位小伙子不畏风险,走向抗疫一线,让我们看到了年轻一代的责任与担当,为你们点赞!

深夜,最后一次送检完毕,返回市区时途经某商厦,硕大的幕墙滚动图案显示:某某集团向抗疫英雄致敬!想到自己也是这个队伍中的一分子,心里顿时暖融融的,不禁生出自豪感。回执单要上交办事处,全天核酸样本转运送检任务圆满结束。

当然,还有最后一个重要环节——脱防护服。这是个技术活儿,里面讲究可多了,我们是严格按照流程处理的,具体怎么脱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百度视频搜索。我们将脱掉的医废打包封闭消杀后,堆放到指定地点,由专人集中处理。然后是全车消杀。

深夜在办事处门口碰到运送抗疫物资的大货车正在卸车,感叹祖国的强大,战胜疫情,我们有足够的物质基础!

我们储备的消杀物资,够丰富吧!每天光酒精就要用去两大瓶,每次收集样本打包后、身体接触样本后、走出检测机构后都要进行消杀处理,安全第一,确保万无一失。

空旷的街道上见不到行人,偶尔驶过的多是执行公务和保供的车辆,这样的管控措施相当地到位啊,感谢居民们的全力配合,一线有我们,你们居家就是对廊坊抗疫最大的贡献!

卡口执勤的公安交警,24小时坚守岗位,筑起疫情管控的第一道防线,有你们在,群众安心!

忙碌了一天已是饥肠辘辘,赶紧做点吃的填饱肚子吧。老赵的厨艺堪称一流,炒菜做汤样样精通,有你作伴真幸福!下面晒晒我们的美食吧~

最后一张是实在没得吃,把中午的剩菜来了个折箩。因为近期局机关大院食堂启用,我们的伙食有了保障,尤其中午能吃得好些,为下午开始的工作助力不少。

参加一线核酸样本转运工作的同时,大家还得做好本职工作。有人说现在不是闭馆了吗,还有啥工作要做呀?线下的免费开放虽然暂停了,但疫情期间更需要加大线上文化资源的供给力度,这是助力抗疫的需要,更是文化人的职责所在。

每天送检工作之余,图书馆这边还要抽出时间联系供应商和有关的文化机构,协调线上资源,相继开通了“抗疫知识服务平台”、“生活百科知识库”、“公共文化知识资源总库”等电子资源平台,向广大读者免费提供丰富的线上文化资源,启动《居家防疫特别推荐》专题,每日推送相关抗疫内容不间断。

群艺馆这边积极发动和组织广大文艺爱好者,拿起手中笔、放飞心里歌,创作出40多篇“战疫作品”,宣传抗疫防疫知识,讴歌抗疫英雄,为家乡加油,至今已通过官方公众号和网站线上推送4个专辑。

老王要客串保洁员和取货员的角色,不定期清理馆内的生活垃圾,打扫卫生间和楼道;每天领取防疫物资,去局机关大院食堂给我们打饭,他是我们的好管家。对了,更是一名技术精湛的老司机!

书生意气,剑胆琴心。战胜疫情,需要有冲锋陷阵的战士,更多的是做好自我防护、安心居家,保持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请坚信,严冬终将过去,让我们一起静候那春暖花开的时节!

最后,给我们图书馆做个广告吧——

为满足广大群众居家期间的文化生活需求,广阳区公共图书馆为您准备了丰富的线上资源,敬请登录广阳区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或者官方网站http://gytsg.org.cn/,浏览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廊坊加油、抗疫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