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教专题】革命圣地知多少系列:井冈山
发布时间:2021-03-29 18:07:30
井冈山地处湘东、赣西边界,万洋山的北支,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1927年,井冈山成为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湘赣边界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的态势。
井冈山会师和革命根据地的成功创建,是党的历史上重要的一页,它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各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起了重要的示范作用,中国革命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
0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以宁冈县为中心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此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大道行天下
——井冈山题材书画作品
暨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作品集
作者:邓红 主编
内容简介:
本画册系国家级书画名家近年来创作的井冈山题材的作品及其相关代表作的结集。本画册运用书画艺术的形式,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播井冈山革命精神。
02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1927年10月23日,毛泽东到达荆竹山并决定把井冈山作为革命根据地。为了防止违反群众纪律的事情发生,在部队出发前,毛泽东在荆竹山村前“雷打石”处向部队讲话,第一次提出了工农革命军的“三大纪律”。
1928年1月25日,毛泽东在遂川县城李家坪召开了全体工农革命军指战员大会,并宣布了工农革命军的“六项注意”:“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不拉夫,请来夫子要给钱;不打人骂人。”1929年,红军向赣南闽西进军后,“六项注意”改为“八项注意”。
血染山河战旗红
——十五位老红军、将军军旅回忆录
作者:王永春 编著
内容简介:
本书以敏锐的思维、朴实的笔锋,历经三千多个日夜艰难采访、实地考察、整理,记述了十五位老红军、老八路、老将军的感人事迹,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样板,是一部爱国主义教育、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教育、中华民族浩然正气教育的好教材,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和历史意义。
03井冈山会师
1928年4月28日,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和贺龙领导的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
1928年5月4日,在宁冈砻市东边的草坪上,由朱德、陈毅等同志率领的南昌起义后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同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的部队,召开会师大会,建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党代表、朱德同志为军长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根据中共湘南特委决定,两军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红军连
作者:刘成才 著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以红军长征为背景的小说。以个性化人物为代表,以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篇章为载体,一条红线纵贯始终。书中人物个性鲜明,代表性强,有明显的时代、地域特色,极具文学艺术魅力。
04苏维埃政府转移
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分队伍,来到了湘南地区。在中共湘南特委和当地农军的组织领导和配合下,发动了湘南武装起义。3月,在永兴成立了湘南苏维埃政府。
3月底,由于湘、桂、粤军的三路“协剿”,起义农军难以在湘南立足。为保存革命力量,除留一部分武装继续坚持斗争外,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部队和农军向湘赣边界的井冈山转移。
中国共产党史稿(第3卷)
——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1927.8-1937.7)
作者:柳建辉 主编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主任柳建辉教授负责组织,来自中央党校、中央党史研究室等权威研究机构的党史研究者共同完成十二卷本的《中国共产党史稿》,以大量的史料为基础,客观公正地描述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到2011年的曲折探索历程。
05朱德的扁担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粮食很少,仅够群众自用,部队要吃粮、储粮都得去山下挑,1928年10月掀起了一个挑粮上山的运动。当时红四军干部和战士们听到消息后争先恐后地报名参加,已经年过40的朱德军长也兴奋地提出要亲自挑粮。
大家考虑到他工作忙,都劝他不必去了,他却说:“我身体好,军事工作可以早晚安排时间处理,挑粮不能不去。”由于大家踊跃参加,一时挑运工具奇缺。朱德便让军需处长范树德给他做一根扁担,第二天,朱德就亲自挑粮,给广大指战员以极大的鼓舞。
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作者:张荣臣 主编
内容简介:
本书响应十八大关于“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的论述,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建党90多年来的理想信念传承,以不同时期的党所提倡的精神为主题,系统叙述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从建党初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及至新时期“六十四字创业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对广大党员干部了解党史、坚定信念大有帮助。
井冈山的斗争,从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为止,共计两年零四个月。这是革命之火兴起勃发的源头,为中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坚定信念、敢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是我们永远的精神财富。